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档案馆是国家明确界定的文化事业机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档案馆既保管着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发生的真实的历史,也是在顺应人类文化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它保存社会记忆、传承人类文明,肩负着文化启蒙、文化培育、文化沉淀的重要历史使命,在不断进步发展、更新迭代的社会中,一如既往地扮演着社会文化的宝库与汇集地的角色。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等新的特点,若再按照传统档案馆的服务供给模式,将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档案文化需求。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时间的概念一直被人们所重视,而表达事物演化秩序的另一个向度——空间却被忽视。公共文化空间是公共空间的核心组成部分,因为它承载着公共空间的永恒意义、价值表现及文化传承。档案馆所具备和所应呈现的公共文化空间功能有着不同于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其他空间形态的独特性。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档案馆建设所采取的措施及最后达成的效果远远没有赶上图书馆、博物馆的表现,因此,为了使我国的综合档案馆能建设的更好,更能充分发挥其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体现出的价值,本文在调研我国部分地区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当前我国的综合档案馆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上已取得的成就和还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空间的理想状态,给出了我国综合档案馆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上可采取的对策。本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依据,然后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相关的研究现状,最后就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主要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章我国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取得的成就。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和文献分析结果,阐述目前我国综合档案馆建设在政策实施、建筑设计、服务项目创新等方面的成就。第三章我国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分析我国综合档案馆在营造意识、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和服务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是我国部分地区对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意识不足,服务理念较保守,档案馆提供的档案服务形式创新不足,所以未形成良好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环境。第四章我国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对策。针对论文前半部分析的问题,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设对策,结合理想化的文化空间,试图为我国综合档案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给出行之有效的建设策略。综合档案馆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成的,唯有怀抱着耐心、信心和决心才有可能把我国的综合档案馆建设成为一流的、开放的、亲民的档案馆,也是能充分体现出社会性、公共性、文化性与开放性的公共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