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在前期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电针对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观察Go/No-go任务状态下患者脑功能磁共振(f M R I)变化情况,探讨电针治疗P IU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方法: 本研究纳入32例P IU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电针组与心理组,分别采用电针及心理治疗,将心理组作为治疗对照组,并另收集16例正常人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受试者治疗前后在Go/No-go任务状态下脑功能磁共振(f M R I)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不同组别的差异。 结果: 1、网瘾自评量表得分显示,电针与心理治疗能够降低P IU患者的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得分。 2、Go/No-go任务结果显示,P I U患者处理任务的正确率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差异,且电针组与心理组在治疗前后正确率无显著差异;P IU患者处理任务的反应时间明显低于正常组,但电针治疗与心理治疗前后反应时间的改变并无显著差异。 3、Go/No-go任务下的功能磁共振结果显示,电针治疗与心理治疗会影响PIU患者前额叶、楔前叶、扣带回、沟回、海马以及小脑的功能活动。 4、电针治疗较之于心理治疗更能够改善患者突显网络的连接度,使其趋向于正常水平。 结论: 1、网瘾自评量表得分提示,电针与心理疗法治疗P IU具有一定疗效。 2、P IU患者具有过高的冲动反应与冲动控制能力障碍,但电针治疗与心理治疗对P IU患者的冲动反应与冲动控制能力影响较小。这可能是与治疗疗程短,尚不能有效改变患者长时间训练累积的执行能力有关。 3、电针可能影响P IU患者的认知能力、情绪处理、注意系统、决策等功能,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可能主要与电针治疗刺激了默认模式网络和突显网络有关。 4、电针治疗相较于心理治疗更能够改善P IU患者突显网络的网络连接度,表明突显网络可能是电针治疗P IU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