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糖尿病周围神经和足背动脉及肌电图的比较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与正常人群声像图,总结DPN的一般声像图特征及特异性超声表现;高频超声(High-resolution ultrasound,HFUS)与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进行相关性分析,印证HFUS对DPN的诊断价值;同时观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周围神经病与足背动脉受累是否具有相关性。  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的DPN患者30例(A组)和同期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不伴发DM及DPN的患者30例(B组),及有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例(C组)。A组和B组观察和记录双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双下肢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前后径(D1)、左右径(D2)、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神经被摸、神经束膜、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Flowing Imaging,CDFI)情况;同时A组患者进行EMG检查,记录上述神经的潜伏期、波幅及传导速度;A组和C组进行双下肢足背动脉的超声检查,观察其管径、斑块、内中膜情况,记录其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  结果:  对照组各神经显示清晰,横断面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筛网状结构,神经被膜及神经束膜表现为线状高回声,纵断面表现为由平行线状高回声(神经束膜)分割成的断续管状低回声(神经束);A组各神经肿大增粗、内部回声减低、神经被膜及神经束膜线状高回声模糊不清,D1、D2、CSA均较对照组增大,血流信号增多(p<0.05);A组神经CSA与EMG潜伏期呈正相关,与电位波幅呈负相关,与神经传导速度(Never Conduction,NC)呈负相关;A组及C组足背动脉均有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表现表现为内中膜不平整,局段或弥漫性增厚、单发或多发斑块,PSV、PI、RI随病变程度不同,变化不同,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  HFUS诊断DPN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HFUS对DPN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神经CSA增大与EMG潜伏期延长、电位波幅减低、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具有相关性,HFUS与EMG检查结果相一致,再次肯定了HFUS对DPN的诊断价值;DPN患者与DM不伴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背动脉受累情况未见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