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扩大,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如何应对未来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新课题。 五年制师范专科院校的前身为中等师范学校,改革开放以来,中等师范学校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对教师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整合教师教育机构,提高教师教育的层次和质量,推进教师教育的战略性转变,全国各省市纷纷针对中等师范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以山东省为例,2006年12月13日,山东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调整中等师范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要求到2011年各中等师范学校采取合并、升格、改制等方式完成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撤消中等师范学校建制。目前,费县师范学校采取了合并的方式并入临沂大学,成为临沂大学的一所分校,即临沂大学费县分校。 本文通过对临沂大学费县分校的个案研究,试图找出五年制师范专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五年制师范专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方案,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思想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岗位要求,明确适合做什么?能够干好什么?以至于在学习中有目的的学,最终达到提高自己的择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目的。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角度,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为指导,运用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首先,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搞清楚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步骤;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分析法对临沂大学费县分校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五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分析其成因;最后,基于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提出五年制师范专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建议。 笔者针对当前我国五年制师范专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维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针对社会的建议有:1.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营造职业生涯规划氛围;2.加强立法,以法律法规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3.持续增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资金投入;4.继续加强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途径的舆论宣传;5。努力规范社会用人机制;6。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指导氛围。 针对学校的建议有:1.编写切合学校实际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校本教材;2.不断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3.努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体系;4.促进就业指导机构的标准化和专业化;5。努力提高职业规划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6。开展贯穿教育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7。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途径;8。建立职前专业素养实训基地。 针对学生的建议有:1.对自己和环境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和定位;2.自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综合能力;3.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