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中药防治疾病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等辩证观点和认识,中药临床试验中对其临床疗效的评价应体现中医学理论特点。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与化学药物临床研究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治疗理念不同且更需要对主观评测指标和客观评测指标的动态观测和评价。在中药临床疗效评价中应用重复测量设计与分析方法可以更为合理和客观地评价中药干预措施对疾病临床结局的时间上的总体效应。 目的 探讨重复测量设计与分析方法在中药临床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客观、全面地评价中药临床疗效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以此生脉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试验为载体,探索在中药临床试验中采用重复测量设计与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存在问题。生脉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试验采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因素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该试验为平行对照,试验组142例受试者接受生脉胶囊治疗,对照组139例接受安慰剂治疗,两组同时给予包括利尿剂、扩血管剂、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和ACE抑制剂等标准治疗。所有受试者心功能分级在Ⅱ~Ⅳ、射血分数小于45%。本研究分析的效应指标包括左室设想分数(EF)、中医症状总分、生存质量和NYHA心功能评级。该试验进行了临床疗效分析、安全性评价和重复测量分析。临床疗效分析分析采用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PPS)和意图治疗分析(ITT)。重复测量分析中采用了单变量、多变量多元方差分析、线性混合模型拟合、多水平模型拟合和GEE算法等对不同类型重复测量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该试验的一般临床疗效分析与各种重复测量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对比,就重复测量设计与分析方法做出评价。同时,比较多种重复测量分析方法在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差别,采用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对比、评价各种方法的适应性。 结果 生脉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试验临床疗效分析的PPS和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非致死性重要临床事件发生率以及EF、中医症状总分、生存质量和NYHA心功能评级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该试验安全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