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现代化武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首要的是人的观念和素质的现代化。如何使武警部队人才队伍更好地发挥出他们的核心作用,真正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摆在武警部队各级党委和干部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武警部队人才流动机制创新是全面实施武警部队人才战略工程的突破口,对于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武警部队党委高度重视人才战略,十分关注人才建设,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搞活用人机制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以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充分流动起来,通过优化配置,实现人才效用的最大化。就武警部队而言,因人才流动不够、不合理流动导致的人才紧缺与浪费并存,人才供求结构失衡,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滞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部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武警部队人才流动机制建设才处于起步阶段,任重道远。总体而言,武警部队人才流动存在三大不足:相当部分人才流不动;一部分人才流动无序;整体上人才流动效益低。认清这些问题和困难,剖析其产生根源,是对症下药的基础。为此,笔者主要从观念、政策、机制三个方面对造成武警部队人才流动不合理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武警部队特点,积极汲取部队自身尤其是基层部队创造的经验做法,借鉴军地和外军的用人智慧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思考。文章提出,应该始终把建立全方位动态协调的人才流动机制当作一件大事去做,将实现人才流动的零障碍作为一个大目标去追求,重点建立健全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甄选机制、以绩效为导向的个性化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基础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以客观公正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机制、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的动态协调机制以及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的人才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