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后5年拱高及晶状体厚度变化,评估ICL术后长期安全性及稳定性。 方法: 对50例(98只眼)ICL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采用Pentacam和UBM测量术后拱高,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术后1、3、6个月及1、3、5年拱高的变化及两种设备测量的差异性;使用UBM评估术后1、3、5年晶状体厚度的变化。相关及回归方法评估拱高与晶状体厚度的关系及晶状体厚度随年龄变化的关系。 结果: Pentacam及UBM测量所得拱高值,术后1个月与3、6、12个月及1,、3、5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比术后3年和5年拱高值无统计学意义(p=0.42,p=0.13)。对比术前晶状体厚度与术后1、3、5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术后1年分别与3年和5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2;p=0.52);拱高与晶状体厚度的变化呈负相关(Pentacam:r=-0.319,p=0.009;UBM:r=-0.316,p=0.010)。两种设备测量拱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ICL植入术后5年,晶状体厚度的增长与年龄呈正相关(r=0.617;P<0.001)。回顾方程为:Y=0.027X+2.896。 结论: 随着时间变化,ICL植入术后随访期间发现拱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在术后1年趋于稳定。另外ICL植入术后晶状体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增长,但在术后1年内增长较为明显,之后增长的趋势并没有明显超出晶状体正常生理性变化的规律。拱高的下降与晶状体厚度具有相关性。更长时间拱高下降的变化还有待进一步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