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球囊霉菌对Pb、Cd胁迫下小麦解毒效应的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27028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和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为材料,通过蛭石+水培试验,研究了摩西球囊霉菌对Pb、Cd胁迫下小麦的各种理化指标的影响,包括形态、鲜重和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和叶中重金属含量、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及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抗氧化酶活性、丙酮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以及酮醛转位酶I的活性。此外,还对Pb胁迫下小麦基因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旨在探讨摩西球囊霉菌对Pb、Cd胁迫下小麦的解毒效应及解毒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对Pb胁迫下的小麦解毒效应的影响低浓度的Pb胁迫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但是高浓度的Pb胁迫却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后,小麦根中Pb含量增加,叶片中Pb含量减少,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鲜重与干重增加,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同等胁迫浓度未接种小麦。说明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可能减轻了Pb胁迫对小麦产生的毒性,促进了Pb胁迫下小麦的生长。与对照相比,Pb胁迫下小麦叶片中MDA、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提高,SOD、POD、APX和CAT的活性都显著增强。而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后,叶片中MDA、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与同等胁迫浓度下未接种的相比均显著下降,SOD、POD、APX和CAT的活性与同等胁迫浓度下未接种的相比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可以有效地降低Pb胁迫造成的氧化损伤。Pb胁迫下小麦叶片中丙酮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都增加极显著;而低浓度胁迫下,酮醛转位酶I的活性增强,高浓度下酮醛转位酶I的活性降低。而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后酮醛转位酶I的活性与同等胁迫浓度未接种的相比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小麦叶中丙酮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与同等胁迫浓度未接种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胁迫条件下小麦基因表达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Pb胁迫下全基因组范围内有982个基因表达上调,1358个基因表达下调;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后1048个基因表达上调,2553个基因表达下调。通过对小麦基因转录组聚类关系、基因关系以及主效基因与筛选出的值得关注的富集GO和Pathway的综合分析发现,与Pb胁迫下接种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小麦生长与代谢差异相关的主要是与小麦的激素调节、氨基酸代谢运输、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碳水化合物代谢、糖酵解、谷胱甘肽代谢等生理生化过程相关的一些基因。2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对Cd胁迫下的小麦解毒效应的影响低浓度的Cd胁迫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但是高浓度的Cd胁迫却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而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后,小麦根中Cd含量增加,叶片中Cd含量减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也提高,鲜重与干重增加,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同等胁迫浓度未接种小麦。说明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可能减轻了Cd胁迫对小麦产生的毒性,促进了Cd胁迫下小麦的生长。Cd胁迫下小麦叶片中MDA、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提高,SOD、POD、APX和CAT的活性都显著增强。而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后,叶片中MDA、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与同等胁迫浓度下未接种的相比均显著下降,SOD、POD、APX和CAT的活性与同等胁迫浓度下未接种的相比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可以有效地降低Cd胁迫造成的氧化损伤。Cd胁迫下小麦叶片中丙酮醛含量都极显著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也都显著增加,尤其在高浓度胁迫下增加极显著;而酮醛转位酶I在低浓度胁迫下活性变化不大,高浓度胁迫下活性降低。而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后酮醛转位酶I的活性与同等胁迫浓度未接种的相比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小麦叶中丙酮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与同等胁迫浓度未接种的相比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他文献
自“多莉”诞生以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家畜中的应用的到了长远的发展。以转基因体细胞为供体细胞,利用核移植技术成产转基因家畜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拟构建骨骼肌特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