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信息化水平测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DER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提出了区域信息化测评问题。其次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信息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信息化“四化”、“四性”两个特点,归纳了信息化的层次及发展阶段。文章比较了国内外文献中指标体系的优缺点,参考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增添了反映信息资源供给规模的每千人域名数量指标和反映信息消费能力的信息消费系数指标,建立了区域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2001年至2003年各区域信息化水平作了测评,比较两种方法,得出了结论:若只对年度截面数据测评,主成分分析法方便快捷,权重根据各成分方差贡献率而定,无需人为确定;而综合指数分析法测算适用于年度时间序列数据的比较,权重需随着指标的调整重新确定,综合指数分析法能较好地反映客观实际。
其他文献
能源的高消耗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高排放给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排目标带来挑战。碳交易机制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必然将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然而,由于我国碳交易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制度建设不够成熟和完善,再加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形势影响,参与到碳交易市场中的项目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其经济效益将受到影响。因此,研究碳交易机制下项目风险和对项目经济进行评价有助于企业对项目风险的把控,确定碳交
该文主要研究了工程进度的模糊估测及对模糊进度计划的多目标优化,提出了模糊进度对资源、工期、成本等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例计
企业管理决策中的每一环节理性都发挥作用,决策行为首先体现了理性特征.在决策中必然存在理性和非理性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只注重其中一个方面则管理决策行为将无法存在.本文
本文主要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制造业绩效的影响。文章首先对产业聚集与制造业绩效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分析与评述。其次,分别从经济绩效、创新绩效、能源绩效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