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矿产中废塑料浮选分离技术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资源日益枯竭和节能减排双重背景下,“城市矿产”开发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城市矿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废塑料再生不仅可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创造可观经济价值,同时可有效防止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同种类塑料的分离是塑料再生利用过程中的难点,本论文以包装塑料、报废汽车塑料和电子废弃物塑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自制浮选设备,通过优化浮选设备参数,利用不同试剂浸润特点选择性调控塑料的可浮性,实现了混合塑料的高效分离,建立了多种废混合塑料的浮选技术流程,为废塑料再生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以分离塑料包装废物中PET为目标,考察了润湿液种类和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择70mg/L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润湿剂时,一级浮选PET/PVC/PC/PE效果达到最佳,其中PE为上浮料,PET、PVC和PC为下沉料。当使用3mol/L的NaOH改性PET/PVC/PC混合塑料后,选择8mmol/L DBS作为润湿剂时,二级浮选分离PET效果达到最佳,其中96.44%的PET下沉,PVC和PC的上浮率分别达到92.91%、97.45%。通过两级浮选分离回收得到的PET的纯度为90.91%。以分离汽车中4种主体塑料为目标,考察了浮选液流量、溶气罐压力、润湿液浓度等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气罐压力0.22 MPa、浮选液流量10 L/min,润湿液中ρ(单宁酸)为15 mg/L时,一级浮选PP(聚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聚碳酸酯)、PVC(聚氯乙烯)效果达到最佳,其中PP和ABS的上浮率分别为100%、98.63%,PC和PVC下沉率分别为98.95%、100%;当溶气罐压力为0、浮选液流量6 L/min,润湿液中ρ(单宁酸)为10 mg/L时,二级浮选完全分离PP/ABS;当溶气罐压力0.24 MPa,浮选液流量10 L/min,润湿液采用10 mg/L单宁酸和10 mmol/L癸二酸二丁酯,二级浮选分离PC/PVC效果达到最佳,PC上浮率为92.87%、PVC下沉率为91.41%。通过两级浮选分离,PP、ABS、PC、PVC的最终分离率分别达到100%、98.63%、92.87%和91.41%。为实现PS/ABS混合塑料的浮选分离,考察了润湿液种类和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湿润剂的种类和浓度对PS/ABS分选影响很大,当润湿液中ρ(单宁酸)为40 mg/L时,PS和ABS再生塑料的上浮率分别为1.08%和100%;当润湿液中ρ(十二烷基硫酸钠)为30mg/L时PS和ABS电子废弃物壳体塑料实现最佳分离效果,其中PS下沉率100%,ABS上浮率98.5%。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ABS三种塑料的分子结构相似、导致其具有相近的上浮率,而PS再生塑料和电子废弃物壳体塑料与原生塑料相比分子结构具有较大差异、且亲水性更强,这是PS/ABS再生塑料和电子废弃物壳体塑料均可实现高效分离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徐国庆博士认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从学校体系中延伸出来的,而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是从工厂制度中延伸出来的。这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的锐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中国污染治理的重点、难点逐渐
该实验选题系统采用Visual Basic技术结合数据库Access 2000设计,实现了对整个实验选题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无纸化。整个系统使用户操作起来简单便捷,对减轻学生,教师的劳动
在谢林漫长的哲学生涯中,"世界时代哲学"时期(1811~1827)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历史和文本的背景出发,勾勒了"世界时代哲学"的基本构想,并通过对"时间"、"自由"、"存
文章在总结分析现有富钛料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改造回转窑预还原钛精矿的新工艺。此工艺既可以直接生产钛含量低的钛铁产品,也可以联合电炉生产高钛渣,从而改善电
"农村危房改造"是为了弥补目前农村住房救助制度缺失而出台的一项民生政策。为解决农村安居房问题,G省政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扶助农村低收入群体进行危房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