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i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相应的工具使利率发生变动,从而影响的市场参与者的消费和投资行为,最终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因此,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目的的实现。在当前环境下,国外经济走势不明朗,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凸显。货币政策能否有效的应对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能否顺畅发挥效果?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条件下,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是具备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从中吸取相应的分析思路和研究方法。而后对经典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理论进行综述,分别介绍了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维克塞尔、凯恩斯学派、托宾等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理论,以及实际利率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这些经典理论都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指导。接着,采取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分析等实证方法研究利率与消费、投资、以及整个GDP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利率和GDP、消费、投资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利率和GDP、消费、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最后,深入分析了制约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果的种种因素,并在推进利率市场化、发展消费信贷、完善社保、加快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建设、完善金融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债券和股票特性的混合型金融工具,近年来,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工具之一。可转债的这种混合特性适应了投资者和融资者的要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以来,IPO高抑价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股票市场的重大难题之一,而国内证券市场中一系列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财务包装案件的曝光,使得中国IPO市场出现了诚信危机
本文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就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正>李杨:今天的讨论,题目好像有些抽象:文化理论与经典重读,但我们的问题将主要围绕《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这本书展开。讨论由美
老茶园换种改植,是新茶园建设的一部分,是一项科学实用的新技术.针对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1年提出的用10年时间,实现全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化60%的要求,各地积极响应,一方面
本文基于2000~2009年货运量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弹性分析法,对江、浙、沪地区现代物流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物流业的发展对该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