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传统信访工作模式和方法下,公安信访工作理念偏重于“行政指令性”,信访人员得不到真正尊重;信访工作方法不适当,信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本质可以为公安信访工作提供理念支持,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方法可以为公安信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由此,文章立足公安信访工作实际,以到公安机关上访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帮助信访人员解决问题当中,拓展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领域,进行了一次崭新的尝试。文章采取文献法、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在探索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公安信访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对社会工作介入公安信访实务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公安信访人员有解决诉求、心理安慰和实现自我的需求。社工介入首先要充分考虑公安信访人员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研究表明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和心理—社会模式可以帮助长期上访的人员有效解决心理情绪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经济保障问题和社会隔离问题等问题,帮助上访人员恢复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这两大模式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实现对公安信访人员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恢复自信,重拾对生活的信心。除此之外,文章还主要从个体、社会两大层面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公安信访的成效。从个体层面来看,信访人的诉求得到有效解决,他们的精神更加健康,他们的行为更加理性,信访人个体能力得到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工作介入公安信访工作发挥了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助人自助的增能器、理性秩序的助推器的功能,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促进了社会整合与协调,促进了制度建设和社会进步。研究表明: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公安信访中,由于案主的问题不同,工作者在介入不同的阶段以及不同的问题面前,分别扮演着直接服务者、间接服务者和合并服务者等不同的角色。同时,作为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社会角色扮演者,既面临相对狭隘的政府部门利益诉求又要时刻秉持专业价值、伦理,实践中常常容易出现专业照顾与社会控制的角色冲突、专业价值与行政化要求的张力、社会行政评估与社会工作专业评估的取舍等职业伦理冲突。在此前提下,社会工作介入公安信访工作如何立足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基点,平衡政府利益诉求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伦理的冲突与张力,实现二者深度调适与共赢发展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