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自我: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河湾》和《黑暗的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dog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V. S.奈保尔(1932- )被认为是典型的有着复杂背景的后殖民作家。他根据他的所见所闻来写小说和游记。在他的作品中,后殖民社会的人们仍未完全摆脱殖民统治的影响,他们试图从错综复杂的殖民统治后遗症中寻求一种新的身份。同时,奈保尔在他的作品中也明显流露出他对后殖民地和前殖民地社会的矛盾心理。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尤其是后殖民社会,是个躁动不安的,充满焦虑的年代,奈保尔在《河湾》(1979)中的描述印证了这一观点。同时这部小说揭露了处于后殖民状态下的国家在社会政治环境方面的不安与慌乱。这些表明了奈保尔在对现代殖民和后殖民社会的写作步入成熟阶段。对《河湾》的解读主要是依据后殖民主义,尤其是“东方主义”为基础进行的。除了引言和结语部分,文章共分为四章。引言主要是简单介绍奈保尔其人以及我们在论文中要讨论的小说《河湾》。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和写作目的。这部分主要综述世界各地的批评家们对奈保尔以及他的小说《河湾》的评价;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揭示奈保尔自觉不自觉地陷于一种圈套,即把后殖民地的人们描写成“他者”;另一方面,也是主要方面,是奈保尔如何在描写后殖民社会人们的身份及他在小说叙述技巧方面对康拉德某种程度的超越。第二章主要描写《河湾》中表现出来的非洲大陆的落后与黑暗。在这个部分,论文主要分析了《河湾》和《黑暗的心》中的相同点。本文作者认为奈保尔遵从了西方传统,在《河湾》这部小说中,把后殖民地的人们描写成了“他者”。丛林被符号化为非洲的力量,这种力量能消除非洲大陆上文明的痕迹,把非洲带回到原始状态。那些非洲人,比如扎贝思和她的儿子费迪南,以及总统“大人物”都被描写成了西方人的“陪衬”。第三章主要比较《河湾》和《黑暗的心》中的不同点。这部分探讨的问题是:奈保尔试图缩小“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差距,而这只有在后殖民地人们混杂的身份中才能得以实现。在《河湾》中,人们的身份比以往都复杂;他们的身份不再是单一的“自我”或“他者”,而是某种程度的混杂,是“自我”的成分占的多些还是“他者”的成分多些的问题。第四章则主要讨论《河湾》和《黑暗的心》中的写作技巧。和康拉德的小说一样,奈保尔小说中的某个主要人物同时也是小说的叙述者。主人公担当行动者的角色来展开行动,而评价整个事件的任务就落在了叙述者的身上,这位叙述者同时扮演旁观者的身份。不过,奈保尔想通过写作在作家及其本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双重叙述,具有双重意识的自我在作家的作品和小说中反映出来。这样,奈保尔可以重新进入故事以获得未过滤的经验;同时还可以从一个带有西方偏见的在伦敦“流散者”的视角来审视过去痛苦的经历并给予评价。最后是结语部分。奈保尔在定义后殖民地人们的身份方面和在叙述技巧方面超越了康拉德。他的写作为读者进一步深入探讨后殖民地人们的身份问题提供了契机,以此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连接“自我”与“他者”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石油钻井工程是进行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主要环节,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系统工程,也是隐蔽性很强的地下工程。石油钻井生产规模大、投资多、风险
通过对四元数和四元数矩阵理论的历史与现状的考查,我们发现,从1843年英国数学家W . R. Hamilton发现四元数到上世纪中叶,四元数和四元数矩阵方法在刚体动力学、陀螺使用理论
以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健康鲤鱼,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表明:红细胞脆性、白细胞计数极显著增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显著降低;血沉速率加快明显;红细胞显著大于正常值但红细胞核
<正>我国自2002年开始煤矿安全评价工作以来,在减少与控制煤矿建设项目和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煤矿生产的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建设单位和煤矿的财产安全及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怀柔区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和公安消防支队的一项
文章通过对中西部分教堂建筑的分析,就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中西方地 域文化的差异性是中西教堂建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同面貌的原因。并就如何 看待和
工伤,一般来说,是指工业事故和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人身造成的损害,国际上统称职业伤害,是工业社会最先发生的社会问题,也是现代社会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在内容和制度上有许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患者先给予补液、静脉滴注一般止血药及抗感染治疗,出血严重时予以输注红细胞悬液。之后给予奥美拉
通过实验室模拟研究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种典型土壤(红黄壤、小粉土、青紫泥)中镉的生物化学特性及镉污染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系统研究了青菜-番茄-萝卜轮作体系中镉在不同
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师范教育大学化,成为最早实现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国家。随着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美国师范教育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