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呈贡剪纸文化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mail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由民间致力于传承、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事业正面临种种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传统文化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体制下传承、保护与发展形成了一个趋势。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在转变为非遗的过程中在内容和型态上除了产生了差异性之外,当地民众与非遗文化现象之间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关系。因此,随着人与文化环境之间发生变化的同时,在人与非遗文化现象之间也反复不断的产生新关系的一个脉络下,有必要来应对这一现象的实际状况。根据文献记载,剪纸习俗是13世纪以后,随着中原和江南等地域的汉族迁移而传入云南。换句话说,剪纸并非是云南本土的产物。昆明市呈贡地区的剪纸文化于2013年入选为云南省级非遗名录,名称为“呈贡剪纸”。而在昆明市内的一些剪纸习俗中,目前只有呈贡地区的剪纸入选省级非遗项目。昆明市呈贡地区的民间汉族剪纸可分为刺绣花样与彩扎。本文以呈贡地区的汉族剪纸习俗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地民众与呈贡剪纸的互动关系。首先,探讨当地民众生活中剪纸文化的各种相关文化要素,在整个文化场域中,当地剪纸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在探讨呈贡地区的剪纸文化之际,不仅要关注剪纸本身,同时要从围绕剪纸的相关文化要素来审视剪纸,并纳入当地人的主位观点进行综合思考。因此,本研究将运用认知人类学和象征人类学的分析方法,不仅从显性的剪纸文化习俗,而且也要从语言词汇等该文化里面所隐藏的象征性和认知世界的视角来探讨呈贡地区的剪纸文化。为了有效的讨论与该文化现象相关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有必要透过这样的探讨方式来理解其本质。其次,从呈贡剪纸作为非遗项目个案的角度,探讨其传承、保护、并发展为非遗的相关研究。将当地文化中的呈贡剪纸与入选非遗项目的呈贡剪纸的内容互相进行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以及非遗制度给当地文化和民众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变化。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经常会以人的观点为主体来看待物,认为物就是被人赋予一些象征意义的符号和表象,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是被固定的。但是,相反的以物的观点为主体来看待物,随着围绕物的环境不同,物存在的意义会发生变化,与人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这个观点来看待物,便能够看到其本来的样貌以及由于环境的不同,物的动态性的发展。本研究使用以下两种观点:一是以人为主体来审视呈贡剪纸,反映制作者心里的愿望和使用者的精神世界所呈现的象征和表象。二是以物为主体来审视呈贡剪纸,由于剪纸的存在,人们会减轻劳动强度,表达自己心里的愿望和对信仰笃实的态度,与祖先和神交流,顺畅舒适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彩扎类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有所忌讳,但是在丧葬与祭祀等活动中却是必需的。如此看来,依照剪纸的观点以及围绕剪纸环境的不同,剪纸的存在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但是,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其形式和物质即使有变化,剪纸还是反复地出现在人的面前,这就是人与剪纸的密切关系,无论在哪个情境下,也只有这个关系的事实不会改变。目前呈贡剪纸作为当地文化的剪纸与非遗项目的剪纸其内容不同。呈贡剪纸也由于没有继承人的原因等,只有透过民间的努力来保护当地剪纸文化遇到了困境,之后以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的活动成为主流的趋势。而利用非遗制度来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则需要把握这两者的性质和内容的不同方面。其实,呈贡民众对非遗的概念和制度的认知还不普遍,看起来呈贡民众和剪纸艺人还没发现他们当地的剪纸文化的价值。为了让当地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保护、发展,并带动地区经济和吸引游客,最重要的应该是以当地的民众为主体,与官方协力保留当地的传统文化。因此,有必要让当地民众以及剪纸艺人重新理解当地的剪纸文化习俗,挖掘其魅力和价值,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与传承、保护的意识。
其他文献
ISBN:978-7-5012-6205-2 2020年4月出版定价:56.00元本书包含序言、绪论、第一章中印发展简史与当代关系、第二章当代中印关系中的"西藏问题"、第三章当代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第四章当代中印关系中的经贸问题、第五章面向未来的中印关系、参考文献
期刊
有效把控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稳健运行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商业银行客户信贷数据出发,运用非平衡样本处理算法使少数类样本信息得到平衡,并通过机器学习分类器挖掘影响客户违约的重要风险因子,最后构建Logistic模型计算违约概率。研究发现:第一,客户忠诚度是重要因子,忠诚度越高,客户违约概率越低;第二,客户历史信贷数据价值高,是事前风险控制中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三,信贷合同特征是影响客户违约的另一重要维度,包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及胶济铁路后,日本政府对在胶济铁路运输的本国商品征收低于他国商品的运价,排挤他国商贸,把山东变为其势力范围。日本政府迫使北洋政府与之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将其对胶济铁路利权的攫夺"合法化"。在北洋政府的坚持下,中日条约订明青岛为中国自开口岸,这为日后中国自主制定运价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1922年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后,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管理权,自主制定运价,对铁路运输商品
2019年以来,现代货币理论异军突起,围绕"财政政策应坚持平衡预算还是功能财政""政府开支面临融资能力约束吗""菲利普斯曲线存在吗""扩大政府赤字是有利于还是有损于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何者更有效"等五大问题,与主流经济学展开"大争论"。此次争论固然有两派之间对具体经济问题存在不同理解甚至部分误解的原因,但归根到底是后凯恩斯主义与主流经济学的范式之争,是20世纪50—60年代"两个剑桥之争
179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德胜使团来华庆贺乾隆皇帝登基六十周年,并带来荷文和中文两份表文。由于中文表文在译名、文字表达和形式体制上存在诸多问题,广东官员要求并协助荷使根据荷文表文进行了多次重译。对中国官府而言,重译表文既是襄助与规训荷使的重要步骤,也是将整个出使活动纳入朝贡体制的必要过程。
习作单元的教学应串联阅读体验与习作表达,指向感受和把握语文要素,使语文要素落地。习作单元课文,功能定位于学习表达方法。通过关注课文的基本样貌、基本章法、表达特点,精准解读教材,明确习作单元教学方向;以编者意图和学生学情为依据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把握习作要素落地的尺度;通过围绕习作要素、抓住课文片段精准实施教学,探寻表达的方法;通过激励性评价和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提高参与的意识。
学位
为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土壤培肥和玉米产量的效果,在长春市选择连年秸秆还田试验地,在等氮条件下设置不施肥、单施化肥和施用3种有机肥(鸡粪堆肥、猪粪堆肥和商品有机肥)替代氮肥等14个处理,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养分及玉米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土壤容重呈下降趋势,鸡粪替代100%氮肥处理(CM100)、猪粪替代100%氮肥处理(PM100)、商品有
随着能源结构的深化调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而其出力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科学地评估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承载能力,对于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了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承载能力的线性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 OPF)模型。针对电力系统潮流的非线性问题,建立了线性化方法,在精度允许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OPF
阿尔泰山是欧亚大陆最为宏伟的山脉之一,其中段的西南坡坐落于中国新疆境内,众多具温带性质的藓类植物分布于此。作者在对阿尔泰山进行苔藓植物区系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分布于阿尔泰山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及布尔津县禾木乡的2个藓类植物中国新记录种——隶属曲尾藓科的短叶曲尾藓[Dicranum brevifolium(Lindb.)Lindb.]和卷叶小曲尾藓[Dicranella crispa(Hedw.)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