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高产酸能力生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chengle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菌种的性能直接关系到酸奶质量的好坏,筛选出产酸力、感观、粘度等性能指标优良的菌种,对生产高质量的酸奶意义重大。本试验以生产酸奶的两种常用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多个菌株为试验菌株,以诱变方法,筛选其首要特性产酸能力强的菌株。 首先从酸奶常用的两种菌种的众多菌株中筛选出TM111-S和B-3作为出发菌株,它们的产酸力高于其它菌株,分别为57.65°T和54.43°T。 由于发酵剂菌种产生的糖代谢酶,β-半乳糖苷酶是胞内酶,通过对渗透压破壁和不同浓度的氯仿和甲苯两种有机溶剂破壁方法的比较,以及破壁所需温度和时间的研究,确定采用5%氯仿,45℃保温8~12h对菌体进行破壁,β-半乳糖苷酶的活力采用AOAC提出的标准进行测定。菌体细胞在酸奶制品发酵过程中始终产生β-半乳糖苷酶,并且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上升,乳糖经β-半乳糖苷酶的分解产生乳酸,酸乳的pH逐渐降低。 对这两株菌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进行诱变。确定TM111-S紫外线照射剂量为150s,并得到一株产酸力为57.85°T的菌株,比原菌株产酸力提高了3.05%,和NTG的诱变剂量是0.3g/L处理60min,得到菌株产酸力为58.02°T,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52%,继续以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进行了3轮,最终得到产酸力达83.66°T的诱变株TM111-S-UV-N,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0.64%。选择B-3紫外线照射剂量120s,得到一株产酸度为55.96°T的菌株,比原菌株产酸力提高了2.81%,经NTG诱变剂量0.3g/L处理60min,得到一株产酸能力为57.83°T的菌株,较出发菌株提高了6.26%,把B-3通过3次紫外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终于筛选到1株产酸达82.65°T的诱变株B-3-UV-N,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0.03%。 分别采用B-3-UV-N和TM111-S-UV-N两诱变菌株进行酸奶制作,其凝乳时间较出发菌株明显缩短,粘度有所提高,组织状态较好。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解决好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关系着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当今中国,农村传
<正>20世纪50年代,由我国护理前辈黎秀芳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三查七对"制度和程序在全国推广沿用至今,40余年来一直是我国护理工作的主要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很大程度上
新医改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对中医药基层临床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针对《伤寒论》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教学管理、课程安排、教学思路、教学方
柯韵伯精研《伤寒论》,借鉴历代名医研究《伤寒论》的得失,重新确立了六经的价值,引入孙思邈方证学说,创立六经—方证—药证三级分类系统,将《伤寒论》方剂进行重新严格归类,
战国楚简中有不少祭祷四方神的记录,东、西、南、北四方神灵都受到楚人的祭祷,其内容可与甲骨卜辞对照,也可与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相印证。四方神与五天帝、五人帝、五官神相
南宋江西诗派中人多为理学中人,或为理学家,或为尊崇理学的人,江西诗学与理学的关系比较密切。江西诗学的演变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但理学家的批评也使他们思考在发展中出现的
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主体,流通最终通道的零售业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和主导化趋势开始显现,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作用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我国第三产业加速
目的:探究急性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时机,并给出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从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记性脑血管患者中抽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