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投资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我国发展风险投资近25年,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足。本文主要从风险资金的融资和退出两方面对风险投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将有效地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目前我国风险资本来源主要有民间资本和外资,风险投资公司以有限合伙制的方式,通过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的一整套风险投资协议安排来实现和保障;以现有证券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国外及香港二板市场作为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渠道。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立,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条件和资本规模的限制导致的融资难的问题,为风险投资获得利润后顺利退出提供了有效的通道。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国际到国内、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了查阅文献资料法、数据比较分析、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风险投资机制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第1章绪论在介绍选题背景的基础上指出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将有效地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介绍与分析,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总结了不足之处。第2章风险投资机制的理论分析。风险投资机制包括导入机制、经营机制和退出机制。根据罗默新经济增长理论探讨了风险资本投资的动因及形成来源。通过我国一个比较成功的风险投资案例——“爱尔眼科”,分析了中国风险投资运行机制,并利用公司融资理论对财务数字报表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中国风险资本投资的演变过程,并指出了创业公司在创业板市场上市,风险资本退出多渠道、连续融资的必要性。第3章在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风险投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风险投资的特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总结,并与美国成熟的风险资本运作和退出方式进行了相应的比较。中国风险投资多集中分布在新兴产业,资本规模超过外资,初步形成以产权置换、创业板上市、风险资本所有者向创业公司经营者转移等多渠道、多种方式的风险资本退出模型。中国风险投资机制逐渐形成,但是风险资本投资管理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尚有欠缺。第4章完善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对策和建议,首先指出了我国风险投资机制存在的问题。风险资本在退出方式的选择和退出渠道方面,首先考虑的是上市套现和圈钱,存在退出不规范,渠道少的情况。完善市场外部环境,建立健全股权转让的法律和法规,严格执行市场评估中介机构的问责制,杜绝虚假信息披露,制定健全的资本转让收益税收适用细则,改变上市“圈钱”的短期行为,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良性发展。在世界风险投资业趋于复苏的大环境下,我国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价格较低且素质较高,以及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导致国内外投资者看好中国的发展,使国内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使之成为促进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强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