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万植与老舍讽刺小说的比较研究——以1920-30年代作品为中心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1989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万植和老舍分别是韩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特别是对讽刺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生活在不同国度,但作为同样处于黑暗社会现实背景下的同时代作家,他们都致力于讽刺文学的创作,用毕生心血去构筑自己的讽刺文学世界。两位作家面对混乱、黑暗的社会现实,没有逃避,而是运用迂回的讽刺手法在揭露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对当时国民的精神劣根性进行着反思。但是由于蔡万植和老舍具有不同的人生阅历,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了不同的讽刺风格。本论文主要选取他们讽刺文学创作初期的代表性作品《既成的人生》、《痴叔》、《太平天下》和《赵子曰》、《离婚》、《猫城记》为文本对象,从讽刺的对象与内容、讽刺人物的性格及刻画两大方面来了解两位作家创作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两位作家的讽刺文学世界;通过对文本对象的具体分析,进而对蔡万植与老舍作品中体现出来的讽刺风格具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说,1920-30年代黑暗的社会现实为蔡万植与老舍讽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他们的生活体验则是他们讽刺文学观形成的重要主观因素。正是由于创作主体的不同,使得他们的讽刺文学世界展现出了不同的讽刺风格。
其他文献
江苏曙光光电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直属企业,重点保军单位之一。2009年,江苏曙光光电有限责任公司(原曙光仪器厂)成立40周年。进入不惑之年的曙光光电历经改革开放
写作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英语写作在中国的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和教师的关注。目前虽有不少关于英语写作的研究,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全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无产阶级运动并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一股风靡世界的潮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日韩三国也受此潮流影响,在本国内出现了无产阶级
近年来,随着经济、法律以及社会体系的全球一体化,日益便捷的交通和交流渠道,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各民族的文化经济交流更加紧密。大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同时,很多外国人也涌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