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人的颈椎前区解剖结构复杂,就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臂丛神经节前损伤而言,对病变椎间孔、神经根的准确定位以及狭窄与损伤程度的判定既是临床治疗的基础也对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上述疾病的特点为损伤平面较高、累及椎体节段较多、神经再生速度较慢,在临床诊治中如何准确判定病变部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颈部神经根及其周围骨结构有一个更好的了解,针对臂丛神经椎间孔及神经根的超声测量影像学数据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解剖学、影像学相结合的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从椎间孔、臂丛神经的解剖入手,探索椎间孔的超声定位和测量的可行性及臂丛神经的声像图特点,获取颈椎椎间孔和臂丛神经的解剖学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对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提供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目的本研究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成人臂丛神经根及其相应椎间孔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及测量,探讨应用高频超声对正常成人臂丛神经根的形态和椎间孔定位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力求将检查方法及切面系统化、标准化并建立正常成人臂丛神经及其相应椎间孔的超声测量参考值,可作为判断正常与异常的一个指标,为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提高局部麻醉成功率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资料和方法1.解冻后正常成人尸体颈胸段影像学研究:选取解冻后成人尸体颈胸段,使用高频超声对臂丛神经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在显示神经根的长轴声像图时经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分别标记双侧颈椎C5~T1椎体各节段横突顶点、横突根部及椎间孔的解剖位置并记录存图;对标记后的标本进行逐层解剖,确定探针位置与声像图像所示标注是否一致,并拍照记录。2.成人尸体颈胸段标本的解剖学研究:采用常规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颈胸段标本。逐层剥除软组织,沿神经走形探查观测并记录:①双侧臂丛神经体表投影、起始、走行、和C5~T1椎间孔的解剖关系;②椎间孔的结构特点及臂丛神经神经根穿过椎间孔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③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双侧C5~T1椎间孔与神经根的内径进行测量并记录。3.正常成人臂丛神经及其相应椎间孔的影像学研究:门诊查体的健康成人,高频超声动态及多切面对臂丛神经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观测并记录:①双侧臂丛神经体表投影、起始、走行、分布和C5~T1椎间孔的解剖关系;②椎间孔的结构特点及臂丛神经神经根穿过椎间孔时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③在声像图中分别对双侧颈椎C5~T1椎间孔及其内神经根的内径,进行测量并记录存图。结果1.高频超声声像图显示椎间孔的位置于解剖结果一致,颈椎椎体横突根部和椎动脉的超声表现是辨认和定位椎间孔及其内神经根发出水平的重要解剖标志。2.声像图中臂丛神经横切面位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可见类圆形的偏低的回声,自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间发出;于颈部斜矢状切面纵向扫查可见椎间孔外,神经根出口处臂丛神经呈条状低回声,自椎体横突前、后结节之间发出。各支均由较强回声神经外膜包绕。50例受检者中,所有受检者均可观察到C5~C8节段的神经根,显示率为100%,T1和下干显示率为14%。3.通过总结声像图特征和测量可得出:颈胸段标本和正常成人的臂丛C5~C8神经根和椎间孔的直径左、右两侧测量值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椎间孔和神经根在高频超声下的测量值与标本测量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T1神经根位于第一、二肋间,由于锁骨和肺气遮挡显示不好,无法分析。结论1.应用高频超声不仅可准确和动态显示正常人双侧臂丛神经的根、干、束及其周围软组织的解剖关系,而且可以准确的描述臂丛神经椎间孔和其内神经根的形态特征,较清晰地观察到神经根的长轴切面,定位其相应的椎间孔位置。2.本研究描述了,正常人双侧臂丛神经椎间孔及其内神经根的声像图特征,扩展了超声成像应用范围,为因颈部椎间孔及其相邻神经根病变而引发的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开辟新思路。3.臂丛神经及其相应椎间孔的相关超声测量值,可作为臂丛神经损伤和病变时的对照与参考,弥补了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为临床诊断及预后效果评价提供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