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以探讨管理层收购理论,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文章。管理层收购理论,英文简写MBO,是转为非上市公司的一种典型交易方式。MBO曾在西方企业的并购活动中非常活跃,其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所发挥的作用,广受重视。而在我国,经过股份制改造建立的公司制企业中,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受限的现实问题,因此,MBO应用于中国的国企改革,对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必将有所裨益。从现实的状况看,MBO在国企改革的应用存在两大障碍:一是相关理论不足;二是筹资受到限制。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对本文的论述至关重要。MBO作为一种并购理论,基本内容分为参与方、收购方式和收购程序等三个方面。另外,与MBO操作相关的一些问题,诸如税务安排、法律问题等,也是理论的组成部分。当权的管理层成为收购主体,债务筹资和管理者所在的公司成为收购对象,是MBO理论的三大特点。从当前的金融制度安排看,国有银行的贷款主要投向国有企业,用以满足渐进改革政策的需要。因而,MBO筹资的现实条件比较不利。但是, 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造成国有银行金融风险慢慢积累的问题,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为此, 国家管理层,推出了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这一举措无疑为MBO的筹资创造了条件,因此,从长远角度出发,MBO筹资的局限在缩小。在上述基础上,文章顺利地将MBO锁定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上。MBO引入国有股减持,其意图是希望为各位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一条思路:在构造减持方案时,从有利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股市健康成长的角度,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最后,文章对MBO用于国有股减持的可行性、益处和筹资操作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