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城市化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规律在中国得到了较为完美的印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并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1985年建设银行开始第一次办理土地开发和商品贷款业务到今天,中国的房地产业伴随着金融业的支持和发展,经过了一个不断变革和稳步发展的历程。房地产金融也一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热点。现阶段,银行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对房地产业的金融支持也主要为银行发放的贷款。国内对于房地产金融的探讨不少,多为房地产融资体系国际间的比较研究,通过借鉴他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模式和创新产品,试图建立适合国内经济发展实际的房地产融资体系;或者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出发,从金融功能观的角度探讨中国房地产融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有些研究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出发,从房地产发展周期和市场投机程度分析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积聚。房地产信贷风险的产生和积聚,是房地产市场和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市场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在银行为房地产业提供金融支持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涉及银行在面对和评估风险过程中一系列的行为和决策,银行的这些行为和决策可能成为风险积聚的直接诱因。而国内对于这方面研究分析的文献还不多。本文试图从“房地产信贷风险如何形成”这一问题出发,结合国外对于房地产泡沫理论的研究,分析房地产市场、银行信贷市场、监管者以及消费者等各参与方的行为,试图找出银行在发放房地产贷款过程中导致信贷风险积累的环节,并从银行角度分析,如何通过自身的变革和创新规避和控制风险。因此,本文的逻辑顺序也基于这样一个线索:(1)银行在房地产价格的形成中起何作用?从Mark Carey(1990)的房地产价格决定模型出发,通过引入投资者数量、基本价格、金融资源等相关变量,分析导致房地产价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