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 IDO)、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标志性分子叉头状/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 Foxp3)在结肠癌原发灶、癌旁正常结肠上皮组织、肿瘤引流淋巴结中表达的差异,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分析IDO和Foxp3与结肠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揭示IDO及Tregs在结肠癌进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行手术切除且经病理科明确诊断为结肠癌的成套石蜡组织标本(包括原发灶、癌旁正常结肠上皮组织、肿瘤引流淋巴结)及采集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共58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DO和Foxp3在上述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相关临床病理诊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IDO和Foxp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IDO主要表达于细胞胞浆中,Foxp3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IDO在结肠癌原发灶、癌旁正常结肠上皮组织及肿瘤引流淋巴结中呈强弱不等的表达。2.IDO和Foxp3在结肠癌患者不同组织部位的差异表达(1)IDO在结肠癌原发灶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免疫组化结果示:结肠癌原发灶中IDO表达的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98.3%(57/58)、(22.3±8.22)%,原发灶中IDO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结肠上皮组织[65.5%(38/58),(11.72±3.49)%](P<0.05)。58例成套的结肠癌标本中,存在引流淋巴结转移的共24例,与相应24例原发灶相比,IDO在引流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下调(P<0.05)。(2)结肠癌原发灶中Foxp3的阳性细胞指数[(3.51±2.80)%]高于癌旁正常结肠上皮组织[(1.29±0.99)%],结肠癌引流淋巴结中Foxp3阳性细胞指数[(7.53±4.68)%]高于结肠癌原发灶及癌旁正常结肠上皮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原发灶中IDO与Foxp3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分析。在58例结肠癌原发灶中,IDO的表达强弱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T分期及远处转移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T分期、远处转移及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8例结肠癌原发灶中,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IDO和Foxp3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s=0.331,P=0.011)。结论:1.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IDO高表达,提示IDO可能参与肿瘤免疫逃逸微环境的形成;在结肠癌细胞向引流淋巴结转移过程中,IDO在引流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下调,而Foxp3则呈高表达,提示在肿瘤淋巴结转移中Tregs可能发挥主要作用,促进肿瘤进展。2.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早的结肠癌组织IDO表达强度低于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晚者,提示结肠癌组织中IDO表达上调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结肠癌手术预后的一种判断指标。3.结肠癌中IDO的表达水平与Tregs的分布间呈正性相关,提示IDO可能与Tregs相互作用促进肿瘤进展及转移,参与了结肠癌的免疫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