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氮素利用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pengtao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生态竹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养分需求量大,但受自身生长特性和收获方式等的影响,毛竹林养分归还较少,生产上通常通过施肥来补充地力,尤其是氮肥施用非常普遍。然而,在当前毛竹林经营中,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大量施肥,造成了氮素利用率的持续下降和更大的环境压力。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降低施氮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成为当前实现毛竹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本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区毛竹纯林为研究对象,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采用沟施和穴施两种处理,每个处理设置0~20 cm和20~40 cm两个土壤层施肥,即0~20 cm沟施(T1)、20~40 cm沟施(T2)、0~20 cm穴施(T3)和20~40 cm穴施(T4),以不施肥作为空白对照,研究了毛竹林氮素去向以及毛竹氮素利用的根系效应、根层效应和年龄效应,探讨了毛竹氮素吸收利用规律,确定了土壤养分高效响应层、根系类型以及重点管理年龄;同时监测了自换叶后、孕笋期、冬季养分积累期到发笋前四个关键生理期的土壤环境因子及其时空变化规律,构建了毛竹林土壤环境因子指标库,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土壤各指标与氮素利用率的关联度,筛选了影响毛竹林氮素利用率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毛竹林氮素去向主要包括竹株吸收利用、土壤残留和氮素损失等3个方面6大方向,不同施肥处理毛竹林的氮素去向有差异。(1)施肥后,随毛竹生长,氮素利用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孕笋期到冬季养分积累期的利用率最高;各施肥处理下,氮素利用状况不同,以20~40 cm沟施的氮素利用率最高,达30.36%。(2)土壤氮残留随毛竹根系吸收及氮素损失而逐渐减少,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试验结束时(施肥后184天),各施肥处理毛竹林的氮素残留率分别为15.20%、18.22%、20.59%和14.77%。(3)氮素损失是竹林氮素去向的重要部分,四种施肥处理毛竹林的氮素总损失率达51.42%~57.16%。其中,氨挥发损失、淋溶损失和硝化反硝化损失是毛竹林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损失率分别达13.30%~16.57%、18.08%~20.99%和15.27%~21.35%,而径流损失的氮素损失率最低,为1.43%~2.02%。各施肥处理中,深层施肥的氨挥发损失和径流损失均低于浅层施肥,沟施的氨挥发损失和径流损失均低于穴施;而淋溶损失却表现出相反的规律,硝化反硝化损失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2、毛竹氮素利用具有明显的根系效应、根层效应和年龄效应。(1)不同根系类型(鞭根和蔸根)施肥处理下,毛竹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状况不同。氮素吸收速率和利用率总体表现为鞭根施肥处理高于蔸根施肥;试验结束时,鞭根和蔸根施肥毛竹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28.07%和26.93%。(2)不同根层施肥毛竹林的氮素吸收利用状况差异较明显。氮素总吸收速率表现为20~40cm根层施肥显著高于0~20cm,氮素利用率也以20~40cm根层施肥较大;试验结束时,0~20cm和20~40cm根层施肥毛竹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27.09%和29.41%。(3)不同年龄的竹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状况差异明显。Ⅰ、Ⅱ和Ⅲ度毛竹随其生长的阶段吸收效率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Ⅰ度竹在各阶段吸收效率最高;研究期内,Ⅰ、Ⅱ和Ⅲ度毛竹的氮素利用率分别达13.29%、5.12%和3.55%。3、29个土壤环境因子中,土壤含水率、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脲酶活性、细菌plfas量、c:n、n:p和土壤积温是影响毛竹氮素利用率的关键因子。连续监测了4个关键生理期内毛竹林地土壤的物理、化学、酶活性和微生物等环境因子,计算了土壤c、n、p化学计量比,构建了毛竹林土壤环境因子指标库,分析了各土壤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主因子筛选技术确定了影响氮素利用率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研究发现,土壤环境状况与土层深度关系密切,且土层不同,影响毛竹氮素吸收的关键因子有差异,综合分析发现,土壤含水率、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脲酶活性、细菌plfas量、c:n、n:p和土壤积温是影响氮素利用率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毛竹氮素利用存在明显的规律性,且利用率受土壤环境因子的直接影响,研究结果为施肥技术提升提供了较强的理论支撑。不同根层施肥毛竹林的氮素利用状况有差异,20~40cm根层施肥毛竹林的氮素利用率高、氮素损失少,建议作为毛竹林施肥区域;不同年龄竹株氮素利用能力不同,以Ⅰ度竹穴施利用率最高。因此,在毛竹施肥抚育中,建议以I度竹作为重点施肥对象,采用穴施,施肥深度控制在30 cm左右;同时,土壤环境因子中以土壤含水率、总孔隙度和脲酶活性影响最大,施肥抚育时应重点调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服务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足部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社区综合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足的预后情况。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是我国东北及内蒙古四省区主要分布的树种之一,在当地是重要的造林树种。由于白桦的重要生态、观赏和非常实用的经济价值,目前对它的遗传改良
大气中C02浓度的升高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得碳循环研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中高纬度的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处于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在维护区域生态环境中起到重要
介绍了FEMA P58提出的新一代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方法。此法适用于新建筑和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能够评估未来地震下单个建筑的反应结果。评估结果用包括人员伤亡、修复和重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已成为科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吉林蛟河林区人为采伐后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调查、功能性状测定和DNA条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并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认真研究OECD国家绿色税制改革的起因、实质问题及所达到的环境绩效,对我国更好地运用税收手段保护环境和
森林是陆地表面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球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