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膜的离子选择性与碳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hce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使用除氧的FeCl2、CuCl2、NiSO4和Na2S、NaOH溶液在纤维素膜上制备出了Fe、Cu、Ni的硫化物膜和氢氧化物膜,通过测量膜电位曲线的方法,研究了这几种膜的离子选择性。结果表明,它们的硫化物膜都是一种双极性膜,靠近FeCl2/CuCl2/NiSO4溶液一侧为阳离子选择性,与Na2S溶液接触一侧为阴离子选择性。而氢氧化物膜都是单极性膜。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别研究了上述硫化物和氢氧化物膜的结构和组分,发现双极膜两侧组分和形貌不一致,而单极膜两侧组分和形貌一致。在碳钢实际腐蚀体系中,成膜时接触FeCl2溶液的一面就相当于紧靠金属表面的一侧,接触Na2S溶液的一面就相当于接触含S2-腐蚀介质的一侧。由于紧靠金属的一侧具有阳离子选择性,使得阳极反应溶解下来的Fe2+能够顺利地迁移到膜中,而靠近溶液的一侧具有阴离子选择性,溶液中的阴离子如S2-、Cl-等可以进入膜内,与另一侧迁移进来的Fe2+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沉淀,使膜的厚度不断增长,这种膜比较疏松,不能抑制腐蚀。因此溶液中S2-的存在,促进了铁的阳极溶解,从而加速了基体金属的腐蚀。这种双极膜的结构分布是膜两边有符号相反的固定电荷层,中间有一个固定电荷为零的区域。当硫化亚铁膜上吸附了MoO42-、PO43-等含氧阴离子和咪唑啉缓蚀<WP=4>剂后,双极膜的结构转变为阳离子选择性。这种腐蚀产物膜对S2-和Cl-起排斥作用,阻挡S2-和Cl-向内迁移,抑制了铁的阳极溶解和点蚀。硫化亚铁膜吸附Ca2+、Mg2+、Ba2+等阳离子后变为单极膜,具有阴离子选择性,这是由于高价阳离子在膜上有积累,导致正的固定电荷的增加,以致转变为阴离子选择性。这种结构的膜仍可以允许侵蚀性阴离子如S2-、Cl-通过,因此对腐蚀的阻止作用不大。采用动电位扫描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表面形成硫化亚铁膜后的A3钢电极在不同溶液中的极化曲线,讨论了几种离子对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的影响。Ca2+对阳极和阴极极化曲线影响不大;而咪唑啉缓蚀剂和Na2MoO4对阴极和阳极极化曲线有明显的影响,阴极和阳极过程都受到了抑制。
其他文献
人脑存在两个系统:快速反应或者无意识系统和慢速的意识系统。为了意识到某一目标,大脑必须建构一个有关某一部分视觉形象(比如,线条、眼睛、脸)清晰的符号解释。目标物的表征通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方式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滴滴打车"就是其中的代表。"滴滴打车"的未来发展要逐步摆脱对资本的依赖,建立起有效的商业模
为了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抵抗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进行了不懈探索。无论是科举出身的饱学之士和留洋海外的新学人物,还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官员,都敏锐地意
迄今,冠心病(CHD)的传统危险因素仅能解释大约一半CHD患者的发病原因,另一半患者的发病可能需应用遗传危险因素加以解释。发掘CHD发病新的遗传危险因素、从微观水平探讨CHD发病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ITGA6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提取121例前列腺患者(病例组)和136例非前列腺癌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中基因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问题,是当今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必须优先研究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生态系统评估已经成为相关学科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基于景观生态学、生态学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家决策心理有别于传统经济时代,且极其复杂,深刻地影响着企业家行为与企业行为。通过对江苏、浙江等地201位企业高管开展问卷调研,最终获得161份有效问卷。
随着企业计算机应用规模的扩大,数据量呈几何级的增长,以及分布式网络的兴起,企业将越来越多的业务分布于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平台上,电信、金融、社保等领域服务都是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