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秉承前人的思想,赋予理更深刻的内涵,使理形式化和概念化,摆脱了现实概念的层面,上升为形而上的本体的存在。在理为本体的背景下,运用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提出了理一分殊理论,巧妙的让本体天理的一和万物之理的多融合在一起。这样兼顾了形而上的理和形而下的器用,使儒家思想的框架更加严谨周密。正是在这种内外兼顾,体用并举的思想指导下,朱熹提出了学习儒家思想、通往圣人之路最重要的方法——格物致知。这种思想特征同时也就注定了格物致知的特点:既有对万物事理和社会人伦等事物的探究,也注重对最高本体理的体认;即关注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重视自身内心的涵养;既要求理论知识上的完善,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本文重点讨论分析格物致知的方法途径与内涵,由此可以大概体会到朱熹哲学思想的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