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白河区是一个新的勘探区块,对其储层特征以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后续的勘探开发工作和油气有利区预测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研究区长8油层组的沉积相类型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主要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属特低~超低渗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为主,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成岩作用类型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成岩演化阶段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的A期。在储层综合评价中,本文将优质储层的标准定为渗透率≥0.15×10-3μm2,孔隙度≥7.5%,砂厚≥10m。结合成岩相研究,绿泥石薄膜成岩相和物性相对较好的长石溶蚀成岩相中的砂体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区域。研究区为岩性油藏,优质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沉积作用是基础,通过控制沉积相类型、储集层的岩石类型、成分、结构等方面影响优质储层的发育;而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分为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强烈的压实作用和后期的碳酸盐的胶结作用使储集层的孔、渗变差,是破坏性的作用,而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既有破坏性的影响又有建设性的影响。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并成为控制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