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其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比较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全方位多角度地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把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得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有机体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统一整体;是一个由自然环境、人口、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整体。它具有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等特点,明显区别于孔德、斯宾塞等人的机械论思想,也区别于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之上的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阐述的是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人和具体的社会关系,其内容丰富、科学,特点鲜明,在现时代充满生机和活力。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不能偏废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所以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成为广大民众十分关切的问题,只有坚持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和谐社会的指导作用,和谐社会建设才能少走弯路。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阐明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正文由三章构成。第一章比较系统的梳理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及和谐社会的内容和本质,找出了和谐社会思想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内在联系。第二章系统地比较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分析,证明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三章论述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理论上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遵循的基本规律、发展方向和目标;实践上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人、自然、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