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排放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orce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类生产生活中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大气成分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持续增加,气候环境不断恶化,因此低碳经济成为了我国以及全球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指同时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形态,其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低碳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方式决定了不同土地类型的碳过程,其中碳从土地转移到大气中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为建设用地和耕地,即碳源;而与之相反的过程则主要为林地和草地,即碳汇。低碳土地利用过程中应兼顾挖掘碳汇和控制碳源。  本文从土地利用结构与基于能源消费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模型入手,通过对关中地区2000-2016年间土地利用结构与碳排放量的关联度测算,得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可以影响碳排放量的变化。最后,将低碳排放引入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中,根据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关中地区及各地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表明,关中地区碳排放总量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量较高,预测2020年关中地区的碳排放总量达到6638.7万吨;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较高的差异关联度,其中相关性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建设用地和林地;优化后关中地区的耕地和园地、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域基本保持不变,未利用地减少,关中地区整体土地利用率提高;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结构使土地利用的生态价值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一定的增加,说明优化方案符合关中地区的实际情况,优化方案可行。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库尔勒香梨生产中的施用效果,以20年生库尔勒香梨为试验试材,在其一年的生长生产期中,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类型和不同浓度处理的喷施试验,系统研
为探讨小麦控释掺混肥(控掺肥)不同施用量与深度对土壤养分及小麦生长效应的影响,本试验比较研究了2种肥料(小麦非控肥和控掺肥),2种肥料施用量(全量N-P2O5-K2O:330-165-180,kg/hm2与半量N-P2O5-K2O:165-83-90,kg/hm2)和2种肥料施用深度(表施,土表以下5cm;深施,土表以下20cm)。通过对小麦非控肥和控掺肥不同施用量及深度下的小麦土壤养分状况指标(
镉的生物毒性极强,近年来我国Cd污染农田面积不断增加。烟草是镉的高富集植物,长期吸食Cd含量较高的香烟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制订烟草Cd安全评价基准、寻找烟草Cd消减措施成为烟草生产和环境健康领域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和烟草镉相关文献,提出了烟草镉的相关基准初步建议;其次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长期试验,外源添加Cd模拟中轻度Cd污染土壤,评价钝化剂、锌肥、蒸腾抑制剂降低烟草Cd吸
生物矿化是指生物体在有机基质的参与和调控下,形成无机固相矿物的过程。此过程中蛋白分子的添加,可以有效的促进或者抑制生物的无机化进程。本研究首先通过凝胶法合成了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