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公务员是最接近群众的公权力行使者,其行为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影响着基层治理的现状和未来。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职业倦怠、不敢担当、消极工作、幸福感弱等负面表现在基层仍十分突出,这反映了基层公务人员的服务动机水平。而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群众利益的维护。
公共服务动机(PublicServiceMotivation,简称PSM)是个体在为民众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投射或潜在意识,受到公共管理学界和公共部门的广泛关注。本文从PSM的概念、结构和测量、影响机制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对PSM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宜春市袁州区507名基层公务人员为调查样本,通过借鉴西方PSM理论的测量方法,融合国内学者的测量量表,设计了基于当地实际的基层公务员PSM测量量表及访谈提纲。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民主治理”“对公共利益的承诺”“渴望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自我牺牲”四个维度的存在以及“道德伦理”维度的缺失,同时探讨了不同个体特征下的PSM的差异,得出PSM可能的影响因素。分维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基层在“渴望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对公共利益的承诺”两维度的PSM较高,而在“民主治理”“自我牺牲”“道德伦理”三个维度则呈现出较低水平。通过分析开放式答题收集的文本内容及访谈记录,发现当前基层公务员的PSM现状及基层治理困境对PSM的消极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包括打破晋升瓶颈、提高工作积极性、整治形式主义、治理压力“甩锅”和问责泛化、提高基层人员能力和本领、发展基层经济等六方面的基层治理对策。
公共服务动机(PublicServiceMotivation,简称PSM)是个体在为民众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投射或潜在意识,受到公共管理学界和公共部门的广泛关注。本文从PSM的概念、结构和测量、影响机制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对PSM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宜春市袁州区507名基层公务人员为调查样本,通过借鉴西方PSM理论的测量方法,融合国内学者的测量量表,设计了基于当地实际的基层公务员PSM测量量表及访谈提纲。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民主治理”“对公共利益的承诺”“渴望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自我牺牲”四个维度的存在以及“道德伦理”维度的缺失,同时探讨了不同个体特征下的PSM的差异,得出PSM可能的影响因素。分维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基层在“渴望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对公共利益的承诺”两维度的PSM较高,而在“民主治理”“自我牺牲”“道德伦理”三个维度则呈现出较低水平。通过分析开放式答题收集的文本内容及访谈记录,发现当前基层公务员的PSM现状及基层治理困境对PSM的消极影响,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包括打破晋升瓶颈、提高工作积极性、整治形式主义、治理压力“甩锅”和问责泛化、提高基层人员能力和本领、发展基层经济等六方面的基层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