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计划,推动“体育进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社区体育的资源整合,完善社区体育组织,推动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2004年开始在部分省(区、市)开展创建25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试点工作,在2006年开始第二批60个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创建工作。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新疆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的运作进行调查研究,从社区体育俱乐部运行及管理的实际状况出发,运用相关理论,全面掌握新疆各俱乐部的运作动态、发展状况,为今后新疆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及更广泛的建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提供参考及依据。通过研究新疆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可持续运作,得出以下结论:(1)政府出台了较为健全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运行的法律法规,但是法律监督缺位,贯彻力度不足。(2)新疆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都采用结合型管理体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公益性健身场馆现阶段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与学校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了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3)社区体育组织间已形成复杂的“经纬式”网络结构,初步形成了“经”向指导机制和“纬”向监督机制。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是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会员的主要形式,但目前会员发展还未形成规模,社会化程度不高。(4)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启动资金来源于扶持资金,但俱乐部运作经费来源途径有限,自身造血功能较差,未形成多元化筹资渠道。(5)社区体育指导员和专职教练员供给不足,指导员科学健身指导能力偏低而且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居民科学健身的需求。(6)社区居民对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性质与价值认识模糊,资源共享的大社区意识不强;居民参与俱乐部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健身消费意识较低。(7)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稳定的宣传机制,主要采用竞赛活动、培训、讲座等宣传形式。俱乐部在基层单位的协同组织下经常性举办活动,但不能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
其他文献
金衢盐地红土分布广泛,本文以金衢盆地第四纪红土为研究载体,利用沉积学、土壤学、环境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对该区红土的分布特征、沉积特征、理化性质及其形成环境展开研究,
20世纪以来,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贡献正逐渐显现出来,其中以农业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最大。农业生产中使用
学位
本文以基于旅游者视觉的平乐古镇旅游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旅游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内容,对平乐古镇旅游形象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