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及随访间隔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dn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初次肠镜下息肉特征与复发的关系,及结肠息肉切除术后不同时间段内随访复发情况;并评估初次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高风险息肉的风险指标。方法:对2008~2016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认真记录患者特征(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BMI,亚洲人标准)、一级亲属患结肠癌或结肠息肉的家族史),初次肠镜下息肉特征(大小、数目、病理、部位)及随访中息肉复发情况,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息肉复发的主要因素;根据初次结肠镜下息肉特征对患者风险进行分层即:无风险组(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低风险组(1~2枚直径<1.0 cm的管状腺瘤)和高风险组(腺瘤数目≥3枚、直径≥1.0 cm管状腺瘤、有25%以上绒毛成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非浸润癌),三组复发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累计复发风险;通过临床上的风险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史、BMI,利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预估患者初次结肠镜检查中存在高风险息肉的风险。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患者的年龄≥70岁,息肉的直径>0.5 cm,数目>2枚且散在分布于全结肠是复发的危险因素(P=0.00),病理类型中,相对于非浸润癌,非肿瘤性息肉不易复发(P=0.00),而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腺瘤伴有低级别、腺瘤伴有高级别与非浸润癌比较,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分析中,息肉数目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6,95%CI 1.06-5.25),年龄、息肉直径和部位在多因素分析中,并非是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614名患者经历6~87个月不等随访时间,平均复发率为58.6%,在6~24个月、24~36个月、36~48个月、48~87个月4个时间段内,总体息肉的累计复发率为50.3%、61.7%、70.1%、75.0%;高风险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60.1%、65.7%、80.7%、83.8%;低风险组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2.7%、40.0%、53.8%、65.4%。两组患者复发的累计风险存在差异(c2=17.17,P=0.00)。无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分别在随访的48个月和36个月内未发现进展期腺瘤,而低风险组在随访的41个月发现一例息肉伴部分恶变,无风险组在随访中未发现结肠癌;高风险组在24个月发现4.1%(11/271)的进展期腺瘤(主要为直径≥1.0 cm管状腺瘤或含有绒毛成分),在随访的57个月和87个月发现2例浸润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男性)、吸烟史(既往吸烟和现在吸烟史)、BMI(≥23kg/m2)、家族史(一级亲属患结肠癌、结肠息肉史)(P<0.05),可以预估患者存在高风险息肉的风险。年龄>60岁、男性、有结肠癌、结肠息肉家族史,具有吸烟史的患者和超重患者在初次结肠镜检查中更容易发现高风险息肉。结论:1.初次结肠镜检查中,年龄、息肉的直径、数目、和散在分布于全结肠是复发的相关因素,其中数目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非肿瘤性息肉与其它病理类型比较不易复发。2.息肉的复发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高风险组患者在息肉切除术后累计复发率高于低风险组患者。对于高风险组患者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的随访不应超过2年,低风险组可在3年左右,无风险组可延长至4年随访是安全的。3.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家族史均与初次结肠镜检查中发现高风险息肉具有相关性。
其他文献
通过对某隧道最大埋深地段不同断面形式引发的岩爆活动进行数值分析后认为,在相同的应力条件下,采用的断面形式不同,将会导致不同的岩爆结果。采用带仰拱的断面形式,由于避免了断
为实现无人机的安全回收,文中针对某型号无人机设计了一种伞降回收系统,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回收系统口盖在气动力作用下及挂点在开伞过载作用下的力学分析,设计并完成了该回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我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选择行子宫切除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按妇科手术常规的护理
目的:对失语患者采用基于大脑病变部位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其效果,并初步分析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于2000-01/2001-12选择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临床确诊的12例失语
[摘要]对双下肢辗压伤行截肢术后并发脑栓塞的患者以心电监护、扩管、抗凝、大剂量抗生素等有效地合理使用药物及急救设备、严密观察病情、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有效地促进患者意识清醒和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辗压伤截肢;脑栓塞  [中图分类号]R687.5;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5-101-02
发展大樱桃做好4点:建好果园;加强肥水管理;搞好整形修剪;及时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