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前期的研究中已证实苍耳丙酮提取物(苍耳素)对蔬菜上常见的病菌辣椒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早疫菌(Alternaric solani (Ellis et Martin) Jones et Grout)、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和黄瓜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等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本文通过对苍耳丙酮提取物的分离纯化得到了11个单体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分别进行了鉴定,室内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获得了抑菌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分析了构效关系,为苍耳亭结构改造和仿生合成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MCI凝胶层析等方法对苍耳丙酮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应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8个倍半萜、1个三萜、2个甾体,分别是:苍耳农(1)、苍耳亭(2)、3-cycloheptene-1-acetic acid(3)、inusoniolide (4)、xanthinosin (5)、5-azuleneacetic acid (6)、2-deacetyl-13-dihydroxy xanthinin (7)、2-hydroxy xanthinosin(8)、β谷甾醇(9)、豆甾-4-烯-6β-醇-3-酮(10)、蒲公英赛醇(11)。结果表明化合物1苍耳农为新化合物,其中化合物3-cycloheptene-1-acetic acid (3)、5-azuleneacetic acid (6)、2-deacetyl-13-dihydroxy xanthinin (7)和2-hydroxy xanthinosin(8)首次从苍耳植物中分离得到,inusoniolid(4)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2.以辣椒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番茄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等为供试菌,对分离得到的苍耳亭等4个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2苍耳亭(xanthatin)较化合物3、4、5对辣椒丝核、番茄灰霉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11.18和7.31μg/ml,而苍耳亭对番茄早疫菌、黄瓜枯萎菌等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并且化合物2苍耳亭的含量较大,其含量为0.1%,为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奠定了物质基础。3.通过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证实五元内酯环的存在与否对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影响较大,因此α,β-不饱和γ-内酯是抑菌的重要功能团,并且边链的亲水亲油性质可能通过影响该化合物对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影响其活性的大小。
其他文献
表达自由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它是行使我国宪法规定的其他权利的基础,同样它的保障状况也影响着宪法规定的其他权利的保障。网络为实现表达自由权提供了一个
吉林移动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的简称,自从国内电信业重组以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全部获得3G牌照,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在新格局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3G
城市的近代变迁是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经济职能由传统城市的消费功能向近代城市的生产功能演进。近代城市是人们重要的生产活动场
<正>少数民族人口数占我国总人口的8.49%,并多分布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如何提高我国少数民族老年人的生命质量(QOL)已成为一个为实现社会和
近年来,随着长输管道铺设里程的增加,确保管道安全的阴极保护检测技术成为一大研究热点。针对现有检测仪持续工作时间短,需专人携带看守的弊端,设计了基于现代无线通信技术GP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 BV)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非正常阴道菌生长过盛所致对阴道有保护作用的乳酸杆菌减少,厌氧类细菌大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瓣膜病变目前报道甚少,狼疮的瓣膜病变怎样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相鉴别,是目前临床医师非
采食是动物摄入营养的基本途径,是保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奶牛养殖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采食量是奶牛生长发育和泌乳性能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花魔芋(AmorphophaluskonjacK.Koch)的干燥块茎,亦名磨芋、、头、由跋、雷星等。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地区。魔芋属全世界有115种以上。印度、斯里兰卡、东亚、南亚、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