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矿业的不断发展,矿区开采对周围土体的影响日益加剧,致使土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高于其原生值,造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土壤一旦被污染,将会对动植物及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及污染情况可以为矿山生态管理、开发利用以及矿区的治理与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银都矿区为研究对象,对银都矿区内82个土壤样本采集点的六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空间变异结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的分析研究,并利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使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状况可视化。具体的主要结论如下:(1)六种浅层重金属元素,就含量讲,除Cr外,其他五种元素的最大值都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值,由高到低依次为Cd>As>Pb>Hg>Ni;就变异情况讲,六种重金属元素均存在变异,变异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Pb>As>Hg>Ni>Cr,且都近似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就空间变异结构最优理论模型讲,Pb、Cd、Hg符合线性模型,Cr符合球状模型,Ni、As符合高斯模型。(2)浅层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Cd、As整个矿区含量都超出了国家二级标准值;Pb、Hg大部分超出了国家二级标准值;Ni极小部分超出了国家二级标准值;Cr都没有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值。(3)浅层土壤污染情况:单项评价结果表明,Cd、As为重污染元素,Pb为中等污染元素,Hg为轻污染元素,Cr、Ni为安全元素;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污染超标率为100%;污染负荷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土壤属于中度污染。(4)深层土壤污染情况:单项评价结果表明,As为中等污染元素,Cd为轻污染元素,Hg、Pb、Ni、Cd为安全元素;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污染超标率为41.46%;污染负荷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深层土壤属于无污染。(5)造成浅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风的扬尘作用、雨水的冲刷淋滤作用、矿石运输过程的溅落作用、土壤回填作用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