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从贸易总量看,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全球经济危机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贸易结构失衡、贸易条件恶化、贸易结构与国内产业结构相偏离、贸易摩擦严重、贸易环境形势严峻。所以,我国对外贸易亟待转型。新形势下研究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对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我国对外贸易模式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论文从宏观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对外贸易转型的理论依据,为文章论述的进一步展开铺垫了理论基础。第二,论文对我国外贸转型的历史演进过程做了系统归纳和客观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外贸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彰显我国外贸模式转型的急迫性和必要性。第三,论文从需求、供给、技术、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外贸转型的障碍因素做了深入分析。论文对这部分的阐述较为详细,目的是通过对影响外贸转型障碍的透彻分析,为我国外贸转型的路径选择提供较为清晰的思路。第四,论文选取了美国、拉美等五个国家和地区做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国外贸易转型的经验教训,目的是为中国的外贸转型提供前车之鉴。第五,论文最后一章重点阐述了我国外贸转型的路径选择。在分析我国外贸转型约束条件和目标原则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较详细地规划设计了我国外贸转型的路径。论文在研究我国对外贸易转型问题的过程中,始终站在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理论高度: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的当今世界经济中,中国对外贸易要想更加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内部的均衡和稳定,同时也需要外部的均衡和稳定。即IS-LM-BP三条曲线的均衡。此观点贯穿论文,形成支撑论文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论文的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