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已经四年多,但仍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改革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利用这种市场定价的模式,能很好的根据建筑市场上供求状况、信息状况和企业定额进行自由竞价,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本文选题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清单计价与定额预算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完善和改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措施、建议。其中,通过实际工程实例对比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分析了两种计价模式的区别,以及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进行论述,提出了建设单位确定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具体做法,以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探讨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费用的支付方式、变更、索赔的控制处理和工程费用的调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和纠正偏差的措施基础上,尝试了工程造价的科学界定,以及依托于项目合理实施周期.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其中,时间-投资曲线、价格调值公式以及工期、质量、费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等,具有一定的尝试性质。随着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本文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完善、运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主要体现在建设单位应该优化招标方式,完善项目管理的信息子系统;承包商应不断完善企业定额和数据库,以提高自主报价的能力;应强化各参建单位的信用评价,为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构建综合配套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