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我国引渡制度的启迪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渡制度是国际司法协助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区际司法合作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颁布于本世纪初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颁布的第一部纲领性的国际引渡法律规范,其第四十四条下的十八个条款对引渡制度做了详尽的规定,对于指导各国引渡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公约》的缔约国,我国现行的引渡法规与公约的有关规定相去甚远,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引渡法》及相关法律进行修正,以完善我国的引渡体系,从而更好的进行国际间的引渡合作。   本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引渡机制及现实意义。本章首先介绍了《公约》的背景、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然后从原则、适用范围、简易程序的适用等方面详尽分析了《公约》的引渡机制。   第二章:我国相关引渡制度的现状跟不足。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引渡制度的现状,然后归纳了我国引渡制度的特色:双边条约对引渡法的开拓与完善、双重审查制的确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及注重人权的保护,最后具体分析了我国引渡法律制度的不足与缺陷:腐败犯罪与《公约》规定有差距、财税犯罪可否引渡规定不明、双边条约的缔结较为滞后、程序与引渡原则的规定与《公约》有出入。   第三章:完善我国引渡法律制度的建议。本章主要是结合《公约》的相关规定对我国的引渡法律进行修改,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对我国《引渡法》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内容包括对“双重犯罪”原则、“本国人不引渡”原则、“政治犯不引渡”原则进行修订等;二、完善引渡条约的相关规定,内容有坚持财税犯罪可以被引渡、将“死刑不引渡”原则规定于条约中等;三、修改引渡法涉及的其他相关部门法律,内容有修改贪污贿赂型犯罪的犯罪构成、在经济类犯罪中废除死刑、增加“缺席审判”条款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竞争愈来愈烈,诚信风险防范显得更加重要。相互之间不熟悉、不信任的雇用人与受雇人之间为迅速搭建一道人事信任关系的桥梁,雇用人往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这不仅破坏了我国的良好社会秩序,也影响了社会的安定,阻碍了我党建设社
学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由于改革所带来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