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学会思考。培养具有思辨能力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目标。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高度重视对公民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我国在提出“素质教育”后也开始逐渐重视,并展开各项研究工作。国家教育部(2010—2020)颁布的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力图强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力”。中国教育部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要求中对学生思辨能力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把对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尽管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紧密联系,但大学英语作为各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理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纵观国内的许多研究,针对英语学科中进行思辨能力的研究,重心偏向于英语专业学生,而具有可操作性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模式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缺失的现状,将着力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辨能力培养方式进行研究。将新闻英语教学模块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在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深入研究,从研究方向看主要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而将英语新闻模块和思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研究甚为寥寥。本研究着重研究现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并且着重研究英语课堂教学中添加英语新闻模块教学,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本研究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问卷测试为主,调查与访谈为辅作为研究工具。本研究选取了本学院两个在入学时经过测试的两个情况基本相同的班级,共106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在实验前后分别用“加利福尼亚思辨技能量表(CCTST)”与“加利福尼亚思辨倾向问卷(CCTDI)”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进行测量,在这期间,对实验组的教学中添加新闻英语模块教学一个学期,运用SPSS19.0(IBM SPSS Statistic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本研究提出了如下问题:1.学生入学时思辨能力有没有明显差异?2.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中增加新闻模块比常规英语教学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3.实施英语新闻教学模块添加后,实验组和控制组思辨能力发展是否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差异?笔者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后,根据所得数据得出以下结论:两组学生在入学时的思辨能力并非带有明显差异;经过一个学期的英语新闻模块补充教学后,实验组思辨倾向水平有明显提高,而思辨技能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说明了在英语课堂中添加新闻模块教学比实施常规英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以上研究所得出的数据结果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中,教师尝试运用添加教学材料为辅助手段,以提高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