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光发光二极管是照明市场中的新兴产品,是实现半导体照明的必经之路。它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供电简单、结构紧凑、可控性好、响应速度快、发光颜色纯正、光色多彩变幻等一系列优点。目前,白光LED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荧光粉是实现白光LED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因此,开发高质量的荧光粉是制备高亮度、高效率和高显色指数白光LED的关键过程。本文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合成不同光色的荧光粉,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采用微乳液-水热法制备了CaMo04:Eu3+和CaMo04:Eu3+, yBi3+两种荧光粉。所制样品属于四方晶系。颗粒形状是四方片状,直径约为1.5-2.5μm。Eu3+临界摩尔浓度为0.05;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变化,色度坐标(CIE)值由橙黄色到白色实现光色调节;引入Bi3+后,使Eu3+位于616nm(5D0→7F2)处发射峰强度增强,当Bi3+浓度为0.03时,峰强最大;通过调节Bi3+摩尔浓度,CaMo04:0.05Eu3+, yBi3荧光粉的光色由橙黄色变到红色。该荧光粉在紫外和蓝光区域均有吸收,因此可用于紫外光或蓝光LED转换荧光粉。2.微乳液-水热法合成CaMo04:Eu3+, Tb3+荧光粉,通过调节Eu3+和Tb3+的比例,研究了Eu3+和Tb3+之间能量传递过程。CaMo04:Eu3+, Tb3在277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光谱中同时存在Eu3+位于616nm的特征峰和Tb3+的544nm处特征发射峰。当调节Eu3+和Tb3+的摩尔浓度含量时,光色可实现由红光到绿光调节,在紫外光LED用荧光粉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3.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Mg5(B03)3F:Tb3+荧光粉。Mg5(B03)3F:Tb3+荧光粉属于正交晶系,结晶度良好;所制样品粒径约为1~2μm。800℃烧结的样品,Tb3+摩尔浓度为0.05时,位于543nm处发射峰强度最强,衰变时间为2.71ms。当烧结温度为900℃时,最佳掺杂摩尔浓度为0.03,衰变时间为2.24ms。通过调节Tb3+浓度光色由蓝绿色到绿色,实现光色可调。Mg5(B03)3F:Tb3+荧光粉在200~400nm范围内有宽的激发峰,故可很好地与紫外光LED芯片匹配,对于紫外光LED转换荧光粉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