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代沙坦联苯衍生物、对甲氧基苯甲酸衍生物及含氰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介电性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n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态电介质材料是一大类用途非常广泛的电材料,其中的铁电材料和介电材料是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电介质材料。介电性质是所有电介质材料的一个基本属性,是材料内部的束缚电荷在外电场、温度、应力等作用下的电极化及运动的宏观反映。为了寻找具有相变的铁电材料,本文合成了若干含氮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并从结构和介电性质方面研究了其相变的相关特性。   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相变及铁电相变的相关知识、介电常数与相变温度的关系(居里-外斯定律)、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新配体4-吗啡啉甲基联苯-2-氰基(L)的合成方法及表征,然后介绍了将配体L与若干无机酸如HCI、HBr、HI、HNO3、HClO4、HBF4及HPF6反应得到的有机无机杂化盐,并对这些盐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解析,测量了它们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确定了它们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介电性质。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三种对甲氧基苯甲酸与胺的共晶化合物(C8H7O3)2+·(C3H12N2)-、(C8H7O3)+·(C6H16N)-和(C8H7O3)+·(C6H14N)-的制备、结构及其介电性质,这些性质表明,这三种共晶化合物也没有出现预期的相变行为。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三种含氰过渡金属配合物[Cu(en)2Li(H2O)][Co(CN)6]、[Cu(en)2Li(H2O)][Fe(CN)6]和Ni(en)3(en)(H2O)2Fe(CN)6(en=ethylenediamine),并对这三种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它们的介电性质进行了测量和研究,但是这三种化合物并未出现预期的相变行为。   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论文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过去二十多年是量子点合成化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量子点合成化学主要集中在尺寸、形貌的单分散控制。实现尺寸与形貌的单分散是实现量子点优异发光和光电材料的必要条件,但
一个人和一只狮子结伴穿过树林。他们各自夸口自己的力量和勇猛超越对方许多。  当他们争辩的时候,正好经过一座雕像前,雕像是一只狮子被一个人勒死的形象。旅行的人得意地指着雕像说:“瞧我们人类多强啊,可以征服百兽之王呢!”  狮子回答说:“哼!这个雕像是你们人类做的呀!如果我们狮子也会建造雕像,你便会看见人类被放在狮子的爪子下了!”    争钟思考  假设人比狮子强,为何会害怕狮子?  假设狮子比人强,
期刊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的提高及其应用一直是表面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可激发表面等离子体(SPs)的耦合金属纳米结构所产生的“热点”效应作为SERS信号的最主要贡献者,在对增强效应的提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热点”通常在金属表面随机分布,因此设计合适的耦合模型对于构建高SERS活性的基底乃至深入理解SERS机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