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权力异化的反思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8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权力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力量,源起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中。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公共权力开始出现异化,嬗变为国家权力。虽然公共权力异化现象早就存在,但受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民众权力意识的淡薄,公共权力异化问题并不像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那样突出,还没有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当代社会,公权异化问题逐渐突显,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类面临的权力公共性缺失问题日益加剧,怎样面对与解决这样棘手的现实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本文以公共权力异化为研究背景,立足当代中国,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切入研究公共权力的含义、目的,以及异化的原因、实质、表现形式和危害,并积极探求公共权力回归的实现路径。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公共权力在向本然状态复归,但是公共权力异化现象依旧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公共权力的执掌者还会长期面临由“社会公仆”变为“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们”的考验。公共权力异化从根本上破坏了社会秩序,侵蚀了社会公平正义,降低了人民对国家的期待,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动摇了社会的民主性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权力寻租、家族式腐败等公权异化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威胁到了我国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持久发展,不符合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民心期待。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公权异化现象严重。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发挥多样的监督机制等措施,以保障公共权力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促使公共权力向更高层次的本然状态复归。共产主义社会,将是公共权力真正复归的时代。
其他文献
权利客体作为权利的构成要素,在法律体系中起着划分权利类型,界定权利行使范围的逻辑作用,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传统的权利客体理论建立在有体物为社会主要财产形态的
Telkomsel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近日,该公司借助诺基亚通信提供的无线与核心网络以及相关综合服务,升级了分布在印尼全国的GSM和3G HSPA+网络。另外,诺基亚通信针对
近代以降,帝国主义入侵,中国遭受鸦片战争、甲午海战等接连挫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巨大的时代变局,国人奋而救亡图存,但均遭失败,民族自尊心、文化自信心丧失殆尽。辛亥革命的
陆九渊所开创的心学流派与程朱理学宛如理学史上的两朵奇葩,交相辉映,对中国学术、文化甚至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陆九渊哲学作为心学的最初形态,不断为后人所关注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