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21、Foxp3和IL-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ic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经跨入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行列,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仍然还是有较多的患者在早期就出现淋巴结转移,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对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检测miR-221、Foxp3和IL-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进一步于体外实验中探索 miR-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对Foxp3的调控作用。  方法:  于甲状腺外科手术室收集术中切除的新鲜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甲状腺组织,采用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miR-221、Foxp3和IL-17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oxp3和IL-17的表达情况,比较它们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将miR-221模拟物、抑制物及空白RNAs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后,应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比较增强或抑制miR-221的表达后,Foxp3相应的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iR-221的表达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甲状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包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相关。Foxp3和IL-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甲状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Foxp3的表达与肿瘤 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IL-17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包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iR-221的表达与Foxp3和IL-17的表达都呈显著正相关,而IL-17和Foxp3的相关性不明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K1细胞中,通过增强或抑制 miR-221的表达后, Foxp3 mRNA和Foxp3蛋白的表达也随之出现升高或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过程中,miR-221、Foxp3和IL-17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都与临床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miR-221可能通过影响多种细胞因子或某种信号通路参与 Foxp3表达的调控,因此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新指标,而且可以作为潜在的分子靶点,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该文用图象分析、扫描电镜对体外培养的We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用免疫细胞化学和PCR技术,结合图象分析方法,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NR1受
通过研究穿透支原体(Mpe)P35脂蛋白的细胞粘附活性及其对巨噬细胞(MΨ)诱生TNFα、IL-1、IL-6等细胞因子(CKs)的作用,分析Mpe的粘附分子和主要的致病物质,为了解Mpe的致病机
目的:人类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和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hiPSC)具有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目前能在体外条件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患者脑中神经细胞内大量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与其痴呆程度呈正相关,而异常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是其主要组成成分.受累神经元内蛋白激酶与蛋白
鱼类及两栖类动物的视网膜睫状缘区(CMZ)存在视网膜干细胞,在视网膜损伤时,视网膜内有增殖潜能的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以修复更新受损细胞。近年来,随着神经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最为常见的严重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并发症在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会引起一系列的功能和结构损害,除此之外,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血管并发症之一,细胞凋亡密切的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近年发现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 leaves, EGb)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EGb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黄酮苷和银杏内
目的:构建结核分支杆菌分泌蛋白Ag85A、Ag85B编码基因的DNA疫苗,研究这两种DNA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 方法:用PCR的方法扩增结核分支杆菌Ag85A、Ag85B编码基因,然后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