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经跨入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行列,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仍然还是有较多的患者在早期就出现淋巴结转移,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对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检测miR-221、Foxp3和IL-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进一步于体外实验中探索 miR-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对Foxp3的调控作用。 方法: 于甲状腺外科手术室收集术中切除的新鲜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甲状腺组织,采用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miR-221、Foxp3和IL-17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oxp3和IL-17的表达情况,比较它们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将miR-221模拟物、抑制物及空白RNAs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后,应用real-time 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比较增强或抑制miR-221的表达后,Foxp3相应的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iR-221的表达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甲状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包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相关。Foxp3和IL-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甲状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Foxp3的表达与肿瘤 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IL-17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包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iR-221的表达与Foxp3和IL-17的表达都呈显著正相关,而IL-17和Foxp3的相关性不明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K1细胞中,通过增强或抑制 miR-221的表达后, Foxp3 mRNA和Foxp3蛋白的表达也随之出现升高或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过程中,miR-221、Foxp3和IL-17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都与临床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miR-221可能通过影响多种细胞因子或某种信号通路参与 Foxp3表达的调控,因此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新指标,而且可以作为潜在的分子靶点,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