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制定了合适的等离子体渗氮处理工艺,在2Cr13钢表面获得了超细化含氮马氏体组织,提高了其表面力学性能。理论计算以第一性原理为基础,结合热力学计算,研究了含氮马氏体的结构稳定性并预测了其力学性能,揭示了其形成可能性。为验证理论计算的结果,在低温低氮氢流量比的条件下对固溶处理后的2Cr13钢进行了渗氮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了渗层相组成,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渗层显微组织。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含氮马氏体Fe14Cr2Nx(x=0,2,4,6)晶格因氮原子的加入产生很大膨胀,点阵类型趋向于向体心正方结构转变,结合能均为负,结构稳定性随着氮含量增加而下降,硬度因氮原子加入得到提高。热力学计算表明,在低温(400C460C)区间,含氮马氏体相的Gibbs自由能随着氮含量、铬含量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固溶铬后的低氮马氏体的热力学较为稳定。渗氮处理结果表明,2Cr13钢低温(400C460C)等离子体渗氮氮氢流量比为0.05:0.4(L/min)时较佳,表面层为超细化的含氮马氏体组织,渗层厚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460C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表层中′-Fe4N和ε-Fe23N相含量增多,′-Fe4N相存在(200)晶面择优取向。560C和590C氮氢比0.05:0.4(L/min)时表面层出现少量CrN相。渗氮处理后磨损率降低,摩擦系数由0.5降低至0.45,耐磨性提高。400C渗氮处理后磨痕较窄,磨损率低,为1.75×10-5(mm3·(N·m)-1),表面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提高到11.078GPa和279.736GPa,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