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清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感清颗粒的质量标准,建立感清颗粒特征图谱及主要药效学验证,并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石吊兰素的含量以及特征图谱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Pb、Cd、Cu、Hg、Se、As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颗粒中马兰草、铁筷子、石吊兰、蓝布正、木芙蓉叶、紫苏、荆芥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长期实验和加速实验对感清颗粒进行稳定性考察;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醋酸导致小鼠疼痛作用、氨水导致小鼠咳嗽法进行抗炎、镇咳、止痛试验药效学研究,采用急毒和对大鼠胚胎发育的影响进行药理学研究。结果:感清颗粒中没食子酸含量为0.018%~0.020%,石吊兰素含量为0.010%~0.011%。微量元素Pb的含量中马兰草为0.845~4.877μg·g-1,木芙蓉叶为0.499~3.192μg·g-1,铁筷子为0.437~4.314μg·g-1,感清颗粒为1.353~2.184μg· g-1,感清糖浆为24.38~35.37μg·L-1;Cd的含量中马兰草为0.012~0.228μg·g-1,木芙蓉叶为0.008~0.273μg·g-1,铁筷子为0.01~0.273μg·g-1,感清颗粒为0.079~0.237μg·g-1,感清糖浆为0.039~2.661μg·L-1;Cu的含量中马兰草为0.01~0.028mg·g-1,木芙蓉叶为0.008~0.022mg·g-1,铁筷子为0.005~0.019mg·g-1,感清颗粒为0.005~0.006mg·g-1,感清糖浆为0.008~0.010mg·L-1;Hg的含量中马兰草为107~188μg·kg-1,木芙蓉叶为93~266μg·kg-1,铁筷子为24~115μg·kg-1,感清颗粒为0.055~0.078μg·kg-1,感清糖浆为0.091~0.142μg·L-1; Se的含量中马兰草为21~430μg·kg-1,木芙蓉叶为11~66μg·kg-1,铁筷子为16~789μg·kg-1,感清颗粒为0.031~0.065μg· kg-1,感清糖浆为0.086~0.149μg·L-1;As的含量中马兰草为45~441μg·kg-1,木芙蓉叶为173~449μg·kg-1,铁筷子为29~166μg·kg-1,感清颗粒为1.175~1.741μg·kg-1,感清糖浆为0.718~2.733μg· L-1。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长期试验中没食子酸和石吊兰素的下降率较小,加速试验中加速了没食子酸和石吊兰素的下降,但均在质量标准指标内。在抗炎、镇咳、止痛实验中,感清颗粒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急毒试验中小鼠未见死亡,对大鼠孕鼠及胎鼠生生殖状态没有影响。结论:本品每袋含蓝布正以没食子酸计不得少于0.399mg,石吊兰以石吊兰素计不得少于0.231 mg;感清颗粒中铜的含量不得高于0.0069 mg·g-1,铅的含量不得高于2.5116μg·g-1,镉的含量不得高于0.273μg·g-1,砷的含量不得高于2.002μg·kg-1,汞的含量不得高于0.090μg·kg-1,硒的含量不得低于0.026μg·kg-1。说明试验所采用的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感清颗粒的质量。感清颗粒在常温下及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的稳定性良好。感清颗粒有确切的抗炎、镇痛、镇咳作用,且感清颗粒较感清糖浆在同等剂量下在各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感清颗粒与感清糖浆治疗效果相当。急性毒性和对大鼠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也表明感清颗粒在用药上具有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明确吴茱萸采用不同比例甘草炮制后及去氢吴茱萸碱与甘草酸不同比例配伍后去氢吴茱萸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变化,为优化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实验依据,为深入研究制
在过去的几年里,信贷互保出现了很大的危机,其根源在于银行、互保企业在当前特殊社会关系下的信任缺乏,解决危机需要政府、企业、银行和第三方机构承担各自角色责任,重构社会
  目的 探讨卷柏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Selaginella Tamariscina,TFST)及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AMT)对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比较二者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距今已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为我国常用中药材。产于湖北荆门地区的荆半夏为道地药材,药材质量优良,野生植物资源较丰富。本论文系统的比较了夏秋两季采收的荆半夏化学成分的差异,建立了荆半夏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并对其炮
研究目的从血流/血管/血液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血栓通胶囊(XST)防治血栓形成的分子药理学机制。研究背景血流力学环境是影响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剪应力能够直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正常动脉中流体剪应力大约为1~7 Pa,动脉粥样硬化易发的区域,流体剪应力显著降低(<0.4 Pa)。异常的血流剪切应力会影响内皮功能,导致动脉血栓、深静脉血栓等多种血栓性疾病。血栓形成过程是血管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