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新常态出现于人们的视野,我国正进入社会以及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使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灵活就业的方式迅速构成了我国经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然而,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在许多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特点,如劳动关系,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往往更为复杂,尽管目前我国已开始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出台了相关养老保险措施和政策,但当前的养老保障体系,主要仍然针对企事业单位就业人群来设计的,针对性不足,具体实施效果也大打折扣。基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需要,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养老保险体系早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分析和研究此人群的社会养老问题,不仅是当前制度适应就业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缓解社会压力的迫切任务,明确各类因素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在选择参加养老保险时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不仅具有理论上的价值,同时对于制定政策以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口头访问,对长沙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情况发起了调查,从问卷数据入手,主要基于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影响灵活就业人员进行参保选择的因素进行探讨研究。从结果来看,长沙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比重较低,很大一部分人群参保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难以保障其退休后老年生活;从实证分析来看,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年收入低于均值,且对于缴费基数及比例不满意的农村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更容易不参保或者选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保险政策更了解的灵活就业人员更愿意选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其中,文化程度、年收入水平及政策了解程度是影响其参保选择的最主要的因素。最后,结合国内养老保险制度的经验,提出关于改善参保现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