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裹绞法是书法诸多技法中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捻指转管把笔毛聚紧,旨在增加毛笔四德中的“健”,使写出的笔画更结实与灵动。清以前历代书家在笔枯墨干处为了把散了的笔毫重新聚起以便继续书写就无意识用到裹绞,如米芾、黄庭坚、张旭、怀素等等;到清代金石学兴起,清人使用羊毫成为一种时尚,为了克服羊毫特有的软弱性而有意识地使用裹绞法。裹绞理论比裹绞实践要滞后。裹绞理论在唐代萌芽,在宋、元、明朝得到发展,到清代时得以成立。近现代书家对裹绞实践持有赞赏也持有怀疑、误解、偏见、争议。裹绞以其客观的实践性证明其是一种表现艺术效果较好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