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ZEBO的半虚拟化机械臂及应用场景的设计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sh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对机器人的研究进行的如火如荼,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成果也广泛应用与大众领域。机械臂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机器人,其集合了计算机、电子信息、控制程等多领域知识,更是作为人工智能学习最好的载体,现已广泛应用到了高校的日常实验教学中。但是由于机械臂设备成本较高,大多数高校会受到设备数量限制,并且设备使用频率高导致损坏率高,高校实验室建设成本高,同时完全虚拟化实验的应用场景及开发环境不够真实。为了能够让机械臂更好的应用于高校教学实验中,不受设备等因素影响,本文采用半虚拟化仿真的方法,将对实体机械臂的操作换成对虚拟模型的控制,并设计虚拟接口版作为机械臂控制中间件,控制指令由接口板传递到仿真系统中,同时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当前现实场景并通过仿真模型设计,将现实场景转为仿真背景使用,并且由机器视觉对目标物体进行检测,得到目标物的位置坐标传输给仿真控制程序,进而控制虚拟机械臂运动。经过实验验证,本设计中的虚拟机械臂在接收到目标物体位置信息后,可成功运动到仿真环境中目标物体处。由此可得出本课题的研究对于高校应用机械臂到教学实验中有非常大的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机械臂运动学建模进行分析,研究其正运动学模型以及逆运动学模型和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不仅可通过传递各个关节转动角度控制机械臂运动到目标位置,还可通过传递机械臂顶端的预期位置信息,逆向规划所有关节在时间上的转动轨迹点,最终达到预期位置。(2)通过URDF文件对虚拟机械臂进行模型创建,并描述机械臂惯性特性等物理性质。采用当前国际主流的机器人控制系统ROS系统控制机械臂,使用ROS中的Move It软件包配置机械臂运动规划所需的所有设置。为能够更好的控制仿真机械臂,设计Move It控制器用来管理自定义创建的机械臂关节运动文件,可控制启动所有机械臂关节。本文采用Gazebo仿真软件展示虚拟机械臂的控制响应,为实现虚拟机械臂转动控制与仿真展示的交互,设计了基于ROS的控制架构,可实现ROS与Gazebo的实时通讯。通过Move It软件包进行运动规划后,可在Gazebo仿真软件中展示虚拟机械臂的运动。(3)为实现半虚拟化机械臂控制,设计虚拟接口卡,该虚拟接口卡有双向作用,既可以用于向虚拟机械臂传递控制指令,又可将机械臂的运行状态传递给机械臂转动控制程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运行在嵌入式设备中程序发送的关节运动命令经过虚拟接口卡转换,可变成GPIO引脚脉冲量信号,通过接口传递给仿真平台,控制虚拟机械臂运动。(4)为实现现实场景与虚拟仿真相结合,为仿真设计添加机器视觉功能。创建仿真模型文件,将摄像机拍摄的现实场景图片经过处理导入到仿真平台作为虚拟机械臂运动的仿真背景。采取Faster R-CNN算法进行目标物体视觉识别,使用张氏标定法以获得相机内参数及畸变参数,并使用手眼标定,取得目标物体在相机坐标中位置信息和机器人坐标中位置信息的转变关联,最后使虚拟机械臂获取正确目标位姿,并规划运动。通过实验检测现实中各种水果位置,并将目标的位置信息传递到转动控制程序中,经过路径规划,仿真软件中机械臂成功转动到了仿真背景中目标水果的位置。
其他文献
多仓室流化床可降低颗粒返混和抑制热解气的二次裂解而成为生物质热解液化的理想反应器。掌握多仓室流化床中生物质热解状态下的运移机理是优化反应器和提高生物质热解效率的关键。目前仅是在冷态条件下对反应器内气固流化进行研究,但由于生物质热解机理复杂,常伴随动量、质量、能量传递,使得热解颗粒在多仓室流化床内的高效稳定流化研究尚不足;另一方面,实现不同热解年龄阶段的半焦颗粒稳定流化及降低热解各阶段颗粒的返混,同
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和生命活动的载体,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蛋白质的功能来行使的。例如,细胞外基质蛋白(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ECMP)积极地促进基本细胞过程,如分化,增殖,粘附,迁移和凋亡。研究清楚地表明细胞外基质蛋白在细胞黏附,增值和形态发生中起到主要作用。育性蛋白对生殖细胞的发育事件(精子发生、卵子发生)以及分化过程(胚胎发生、器官发生)起调节作用
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一直是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各种各样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和约束条件,许多控制理论和工程应用方面的学者仍不断地提出一些新方法和工具用于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设计。考虑到自适应backstepping技术与Lyapunov稳定性定理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以及多维泰勒网(multi-dimensional Taylor network,MTN)逼近未知函数的特
分别以片状铁硅铝磁粉和聚氨酯为填充剂和粘结剂,采用流延、热压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高磁导率铁硅铝/聚氨酯软磁复合磁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阻抗分析仪表征了磁片的微观结构和磁导率,研究了材料配方、工艺参数等对复合磁片微观结构和磁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硅铝磁粉填充比例、混料时间、流延浆料粘度以及热压温度和保压时间对磁片磁导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磁粉与粘结剂的最佳质量比为10:1,流延浆料最佳混料时间为22
学位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相比具有壳程压降低,基本上不存在流动传热死区,不易结垢及不易发生流体诱导管振动等优点,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及推广价值。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以在高温高压下液态水为工作介质的研究范围内对四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折流板结构参数螺旋角、搭接量及流量对壳程流场分布及传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换热器进行综合性能评价。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流场和温度场研究表明
泡沫驱替技术很好的缓解了气驱过程中重力超压和粘性指进问题,在提高采收率(EOR)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泡沫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颗粒稳定泡沫驱替技术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研究者们的新宠。随机泡沫数目守恒模型(SBP)已广泛应用于多孔介质中泡沫流动特性的研究中,而纳米颗粒稳定泡沫行为这一领域对于SBP模型来说还是陌生的,这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本文首次利用SBP模型对纳米颗粒稳定泡沫驱替过程进行
新时代,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促使着降低能耗和缓解资源压力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以推动能源消费方式全面变革。热交换系统在工业应用中广泛应用,如:石油预热器、核反应堆、太阳能热水器、能源存储等。在诸多应用中热交换器对流体的加热和冷却起到重要作用。热交换系统的不可替代性,使其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热点。本文开展了R410A制冷工质在凹坑管(SS-DIM)、人字齿管(SS-HB)和凹坑人字齿复合结构管(SS
定位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交通轨迹数据呈现指数式增长,数据中包含了移动对象时空特征与行为信息,分析海量交通轨迹背后隐藏的信息,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需求。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居民面临交通拥堵、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分布不合理等问题日益严重。交通轨迹数据记录了居民出行轨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析,可以从中反映出居民活动规律、城市热点空间分布情况,为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提
为了适应"新医科"建设对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改革开展了积极探索。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新医科"要求与全科医学特色相结合为抓手,进一步调整课程目标,从丰富课程资源、强化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同时,对教学改革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