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的实证研究——以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及利率为视角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k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投放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体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并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改善货币供给机制,提升货币供给管理效率,对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围绕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的问题,查阅国内外关于货币供给研究成果的相关文献,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利率等经济范畴与货币供给的关系。以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作为比较对象,分析我国货币供给结构。选取1996年第1季度至2011年第1季度的货币供给增长率、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及利率为样本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货币供给进行模拟、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及方差分解。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与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相比,中国货币供给结构具有明显的自身特征;不同层次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波动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中国货币供给的增长存在一定的内生性,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和利率对不同层次货币增长率都具有一定的贡献度。   结合本研究和我国宏观经济状况,提出改善我国货币供给体制的政策建议:推进利率市场化,疏通货币与利率相互作用的渠道;权衡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加强货币供给预期管理;兼顾长期和短期,制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货币政策:结合实体经济部门与虚拟经济部门,调节货币供应量;健全资本市场,增强货币供给通过资本市场渠道对投资与消费的影响力;准确把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时点,熨平经济周期;市场开放条件下完善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其他文献
从我国股市设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的发展壮大。在这20年的发展中,我国证券市场波动巨大,生产了多次的牛熊市,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欣喜,更带来了巨大的投资亏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