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大气水循环的时空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i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经历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在此前提下,本文利用相似系数,趋势系数,相关分析,小波变换,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东北地区大气水循环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各要素空间分布的相似度,东北地区的水汽平衡关系以及不同时段东北地区7和8月降水与我国东部地区各层经向水汽通量的相关关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东北地区大气水循环要素的时空特征:大气可降水量、降水和蒸发在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总体都呈现东南大于西北的特征;夏季,长白山附近降水和蒸发多,为强的水汽辐合区;春季和秋季,东北大部分地区都表现为水汽辐散:冬季,整个区域的水汽辐合辐散不明显。1979年至2010年,东北地区夏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降水减少,尤其是1999年以来至2010年,夏季降水一直为负距平。除此之外,其他各要素在不同季节都没有显著的趋势变化。  (2)东北地区大气水循环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就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相似度而言,可降水量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在四季都很相似,就季节平均尺度上而言,可以说可降水量大的地方降水量也大;蒸发量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在春季和夏季比较相似;纬向水汽通量与降水量的空间相似程度也是四季都很相似,不随季节变化;经向水汽通量与降水量的相似程度明显随季节变化,夏季二者呈现明显相似,冬季二者呈相反的相似,春季和秋季二者不相似;水汽通量散度的空间分布与其他各要素都不相似。其次,就降水与蒸发的关系而言,春季,东北全区蒸发大于降水;夏季,东北全区蒸发小于降水;在秋季和冬季,东北北部蒸发小于降水,南部蒸发大于降水。越靠近沿海,二者差值越大。最后,就东北地区的水汽平衡关系而言,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东北地区不同季节的水汽平衡关系。利用该套资料所计算的两种不同的水汽汇的值非常接近。这表明该套再分析资料适合用来研究东北地区的水汽平衡关系。就季节尺度而言,东北地区的水汽汇主要来自于水汽辐合和降水,局地水汽变化量和蒸发对其的贡献很小。东北地区不同季节的水汽变化量的年际变化很小,基本不随时间变化。  (3)东北地区大气水循环对该地区降水的影响:影响东北7和8月降水的整层水汽主要来自于我国南海和东海。来自南海的水汽无论是在整层积分的水汽输送还是在低层积分的水汽输送上,均能明显的体现出来,但是来自东海的水汽在低层积分的水汽输送上则体现不出来。在1985-2013年,东北地区7和8月降水与我国东部地区各个层次的经向水汽通量已不再像1960-1984年那样呈现出整层的显著的正相关特征,而是呈现出低层(1000-850hPa)正相关显著,高层(850-300hPa)相关不显著的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用粘结法制备了SmFe2、Sm1-xErxFe2(x=0.1,0.3,0.4,0.7)和Sm0.88Dy0.12Fe2系列样品,对这些样品的磁致伸缩性能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实验证明这些样品是MgCu2结构,用振动
近年来,多铁性材料作为新型多功能材料正在蓬勃发展。在寻找新型多铁性磁电材料的研究中,人们仿照复合材料的设计思想,在晶格层面将分别具有磁性、铁电性的两个不同单元组合
GaN-HEMT的应用领域包括高频大功率微波器件、压力传感器、生物检测等,并且有着重要的前景和地位,而HEMT器件的性能依赖于2DEG的输运性质。为了提高HEMT器件性能,一方面需要提高
学位
近年来,中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出现了新的特征,这给汛期降水预测带来了新的挑战。水分循环,尤其是水汽输送在区域降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动力和统计预报、动力一统计相
本文研究了在A位进行Na+离子掺杂,B位进行Mn离子掺杂的样品La5/6Na1/3Mn1-yFeyO3(y=0.0,0.05,0.10),我们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样品。 随着B位掺杂的Fe的含量的增加,样品的铁
自十九世纪末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由于X射线的特殊性质,使得X射线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紧密。现X射线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安检、航天航空技术、工业无损检测、军事、食品安全和医
粒子滤波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算法,适用于非线性、非高斯系统的参数估计和状态滤波问题。目前它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重要性密度函数的选择、粒子滤波的收敛性、拓展粒子滤
本文主要从单模光纤传输模型—常系数和变系数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运用最近得到发展的求精确解的扩展的双曲函数法、F-展开法、基于AKNS技术的Darboux变换方法等方法和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