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古典美学向现代转换之际,宗白华继承了前人的丰厚成果,顺应中西文化碰撞的趋势,批判吸收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与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中所蕴含的生命精神。他意识到生命盲目地无尽地运动落实在个体上会造成悲剧,受歌德圆满而和谐的人生启示,在西方学者反思战后灾难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之际,他重返中国传统老庄周易哲学,以现代人的眼光捕捉到生生不息富于条理的生命精神,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宇宙观。他深入诠释艺术意境的生命内涵、创构过程、结构特点,先在古代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把意境阐释为生命主客体通过虚实相生手法构成的造化与心源的合一,再把意境创构分为动象的模写、生命的传达及灵境的启示三个过程,后将结构特点浓缩为道、舞、空白,道是艺境的生命本体,舞是道的感性显现,空白是舞动的场所促使他由艺术意境指向人生境界。至此,他以生命为本体,以艺境为媒介,建构了合宇宙、艺术、人生于一体的意境美学。本文通过追溯宗白华生命意境论的中西哲学渊源、梳理其生命内容及人生指向,透视出两点理论价值,一是体验与思辨结合返回本体论美学,二是贯通古今对话中西扩充学术视野。同时探究出两点现实意义,一是从个体生命、社会和谐及艺术创作三方面解救当代人类生存困境。二是恢复自然被遮蔽的生命本体地位,以同情静观的审美方式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最后结合宗白华所处时代,反思其历史局限性,从而希望对当代社会的发展能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