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榄香烯是从中药温莪术(Curcuma wenyujin Chen et C. Ling)的干燥根茎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β-榄香烯是具有特异性细胞毒性的广谱抗癌药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其现有制剂,乳注射剂、口服乳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癌性胸腹水、肝癌、肺癌、脑瘤等,疗效确切。近几年来,β-榄香烯已经成为抗癌药物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中药西制的一个典范。β-榄香烯不溶于水,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腹腔注射生物利用度也仅有8.49%,静脉注射可迅速被机体消除。β-榄香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个严重的副作用是血管刺激性较大,静脉炎发生率达30%。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通过脂质体新剂型解决β-榄香烯血管刺激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延长其静脉注射给药时的体内半衰期,进而靶向肿瘤,提高抗肿瘤疗效。为此我们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脂质体,即β-榄香烯普通脂质体(CLE)、长循环脂质体(PLE)和热敏长循环脂质体(TLLE)。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β-榄香烯的分离和理化性质测定。温莪术挥发油中分离提取得到了β-榄香烯,并对其理化性质,如油水分配系数、折光率、旋光度、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测定,同时考察了β-榄香烯在乙醇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β-榄香烯油水分配系数为199.5,折光率为1.4932,比旋度为-16.359°,在各种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均较大。在40℃、60℃加热的条件下,β-榄香烯含量均有所下降。2.CLE、PLE、TLLE的制备及制剂性质考察。乙醇注入法为CLE、PLE的制备方法,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基础上优化CLE处方。结果表明,脂药比、磷脂浓度、水相介质种类对CLE包封率影响较大,其他因素对包封率影响较小。最后确定CLE的最优处方,得到了包封率较高(92.3%)的CLE;通过考察DSPE-PEG2000的用量,在CLE最优处方的基础上,确定了PLE的处方(包封率95.2%);以相变温度和包封率为指标,确定了薄膜分散法制备TLLE的处方,该处方相变温度为41.8℃,符合临床热疗的要求,包封率为87.9%;对CLE、PLE和TLLE的理化性质及制剂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CLE、PLE和TLLE为小单室脂质体,CLE、PLE较TLLE稳定,4℃、25℃下12个月内稳定性较好。3.CLE、PLE和TLLE的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的研究。建立了快速、准确、简单的生物样品中p-榄香烯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50 mg/kg以上三种制剂后,与市售制剂EE相比,TLLE的t1/2、AUC(0→t)、MRT(0→t)分别为EE的3.2、4.2、2.3倍,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PLE的t1/2、AUC(0→t)、MRT0→t)分别为EE的2.7、3.9、2.3倍(P<0.001);而与EE相比,CLE只使AUC(0→t)提高了1.5倍(P>0.05),二者其他药动学参数间无显著性差异。药动学结果表明,PLE、TLLE均可使β-榄香烯体内循环时间延长,有长循环性;TLLE、PLE、CLE均可使β-榄香烯生物利用度得到显著提高。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60mg/kg各种制剂,不同方案的组织分布结果表明,各治疗组肿瘤中药物分布由大到小的顺序为:TLLE+HT>PLE+HT>PLE>CLE>EE+HT>EE。在热疗条件下,以EE+HT为对照,TLLE+HT有最大的肿瘤靶向性,靶向参数为2.57。在生理温度下,PLE、CLE较EE有更好的肿瘤靶向性(靶向参数分别为2.17、1.33)。TLLE、PLE在肝脾中药物分布量均降低,证明了TLLE、PLE可降低肝脾的摄取,更多地靶向肿瘤组织。尤其是TLLE有在加热部位快速释药的热敏性,使其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性大大增加。另外,TLLE、PLE、CLE在脂肪中的分布均减少,有望可以克服EE在脂肪中的蓄积现象。4.CLE、PLE和TLLE药效学研究。在体外抗肿瘤试验中,以EE作为阳性对照药,用MTT试验测定了三种制剂对6种人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结果,细胞毒活性为PLE>CLE≈TLLE>EE,透射电镜对癌细胞结构的观察结果与MTT试验结果一致。体内药效学试验中,以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考察了不同给药方案荷瘤鼠的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结果显示,在40mg/kg剂量下,各组抑瘤效果由强至弱依次为:TLLE+HT(69%)>PLE+HT(62%)>CLE+HT(58%)=TLLE(58%)>PLE(56%)>EE+HT(51%)>CLE(48%)>EE(40%)>HT(11%)。TLLE+HT组的抑瘤率高达69%。在生理体温(无热疗)条件下,各组比较时,PLE的抑瘤率较高,为56%。生命延长率实验中,生命延长百分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LE>CLE>TLLE。PLE、CLE可使荷瘤鼠存活时间延长约1倍;TLLE使荷瘤鼠存活时间延长约25.7%;EE无延长存活时间的作用。各组荷瘤鼠体重变化的结果表明,在抑瘤实验过程中荷瘤鼠的体重变化未超过正常范围,说明给药剂量比较适合,各种制剂毒副作用均较小。总之,CLE、PLE和TLLE体内外抗肿瘤效果均优于EE。5.CLE、PLE和TLLE的制剂安全性研究。CLE、PLE、TLLE均为静脉注射剂,本文对制剂的安全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急性毒性实验考察小鼠最大耐受剂量;家兔溶血性试验考察制剂的渗透压是否合格,能否引起溶血;豚鼠的过敏试验考察制剂能否引起过敏反应;家兔的耳缘静脉刺激性试验考察制剂的血管刺激性。结果,三种制剂在制剂最大浓度和小鼠最大耐受剂量下均有良好的耐受性,无溶血现象、无过敏反应发生、对血管无刺激性,静脉给药是安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