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锰接触人群其接触水平与体内锰和相关物质的量,以及有关神经损伤的症状、体征和神经行为功能的变化关系,探索锰暴露所致神经损伤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方法:选取工龄在半年以上的职业锰暴露工人202名和劳动强度相似但工作环境不接触锰的工人110名,测定工人作业环境中的平均空气锰浓度,计算锰的时间加权平均暴露剂量,并按此将工人分为高暴露组、低暴露组和对照组三组。采集工人的生物材料,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生物材料中的锰、铁浓度,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检测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总铁结合力的浓度;检查工人锰损伤的症状、体征,并用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仪器对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进行检测。
结果:1.工人生物材料中的锰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工人血浆锰、血细胞锰、唾液锰、发锰、尿锰均升高(均P<0.05);与低暴露组比较,高暴露组血浆锰、血细胞锰、唾液锰均升高(均P<0.05),尿锰降低(P<0.05),发锰未见差异(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浆锰、血细胞锰、唾液锰、发锰、尿锰与TWA之间均有正相关关系(均P<0.05);血浆锰、血细胞锰、唾液锰、发锰、尿锰之间均有正相关关系(均P<0.05)。
2.工人的锰中毒症状、体征检出率三组间均无差异(均P>0.05)。在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中,与低暴露组比较,高暴露组工人普度插板试验非利手、双手插板数均降低(均P<0.05);视觉保持力测试得分降低(P<0.05);孔静止试验五孔、六孔右手碰壁次数增加(P<0.05);沟槽稳定试验和集合试验均未见差异(均P>0.05)。
3.工人外周血中的铁及铁相关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工人血浆铁、血细胞铁、血清总铁结合力均降低(均P<0.05),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均升高(均P<0.05),高暴露组血清转铁蛋白受体降低(P<0.01),低暴露组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未见差异(P>0.05);与低暴露组比较,高暴露组血浆铁、血清转铁蛋白、血清总铁结合力升高(均P<0.05),血清转铁蛋白受体降低(P<0.05),血细胞铁、血清铁蛋白未见差异(均P>0.05)。相关分析发现,暴露组工人血清转铁蛋白与TWA之间有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转铁蛋白受体与TWA之间有负相关关系(P<0.05),血浆铁、血细胞铁、血清铁蛋白、血清总铁结合力与TWA之间均未见相关关系(均P>0.05)。
结论:1.血浆锰、血细胞锰、唾液锰可作为反映人群锰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2.在尚无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的情况下,锰暴露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已经发生改变,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可以作为检测早期锰对神经损害的一项参考指标。
3.锰可引起人群外周血铁代谢的紊乱,该效应可能是锰致神经毒性的机制之一。